东北网10月22日讯 唯一的一本存折内,张女士肯定地记得有3笔存款,共7000元。可到银行取款时,却被告知是两笔存款,共6000元。
“1000块钱,够我和我妈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这本存折隔两天我就拿出来看看,肯定错不了。”张女士急得哭了。

1000元争议,究竟是张女士记错了,还是银行办理业务时大意出了错?
储户:存银行的钱少了
67岁的张女士,多数时间都在肇州县朝阳乡照顾90多岁失明的母亲。没有退休金的她,除了儿女们给些零花钱,自己捡废品外,就是每个月60岁以上人员国家补助的55元钱。
钱攒多了,张女士就用存折存入银行,她觉得还是放到银行稳妥。但是,今年8月末,当她拿着存折到银行取钱时发现,最后一笔1000元的存款“失踪”了。
据张女士讲,2012年10月11日,手头有些积蓄的她,到女儿家附近的农业银行大庆分行银浪分理处开户,存入了4000元一年定期存款。2013年3月14日,她又到银行存入了2000元一年定期存款。相差一个多月,“老年卡”里攒够了1700元钱,她都取出来,留下700元,打算作为自己和母亲的生活费,并将剩下1000元存入了银行。
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她,虽看不懂存折上的信息,但她觉得,银行不能骗人。张女士说,存完这笔钱之后,她发现存折上这笔业务记录跟上一笔业务记录没有挨着,而是中间空了一行,而且日期也打错了,变成了20150314,不过当时她没有在意。回到朝阳乡之后,没事时,她就拿出存折看看,里面3笔记录,张女士记着是7000元。
2015年4月,张女士需要用钱,就拿着存折到当地一家银行取钱,被告知取不了,让她到开户行取。张女士找了一个当地银行的熟人,让帮着看看自己的存折有没有啥毛病,对方看了又看,表示自己看不懂。听对方这么一说,张女士有些心里没底了,都是银行的人,咋能看不懂?
随后,张女士来到农业银行大庆分行银浪分理处,打算取款2000元。她先让工作人员帮着查询了一下存折,证实存款是7000元。听说张女士要取款2000元,工作人员就劝她别取了,眼看着就要到期了,现在把钱取出来,利息少拿100多元,太可惜了。不如将最后这笔1000元的取出来,损失会少一些。想一想工作人员的话有道理,张女士就照做了。而这笔业务的记录,就打在了第三笔存款的上面,那个空行的位置。“给我的钱里还有两个钢镚呢。”张女士回忆说。
8月30日,张女士再次来到农业银行,打算取款1000元,被告知,存折内还剩5000元钱。张女士一下蒙了,咋少了1000元?于是,为了找回这1000元钱,张女士多次从朝阳乡来到农业银行大庆分行银浪分理处,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存折记录成唯一证据
10月20日,记者看到张女士的存折,上面的记录一共是5笔,前两笔张女士没有疑义,问题出在第三笔和第四笔上。第三笔业务的办理时间是2015年4月6日,部销,1000.22;第四笔业务的办理时间是2015年3月14日,部开,1133.15;第五笔业务的办理时间是2015年8月30日,销户,1135.01。
在农业银行大庆分行银浪分理处,两名大堂经理称,张女士的存款一共6000元,就是存折上的前两笔业务。第三笔和第四笔是将第二笔存款分成了两笔业务,一笔是取走的1000元,就是“部销”。一笔是继续定期存款1000元,就是“部开”。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一存一取两笔业务该是同一时间。对此,大堂经理的解释是,剩下的1000元计息从3月14日给张女士算起,对张女士合适,利息多一些。可对此,张女士却不认可,她说,她来存过3次钱,错不了。而且,第一次来取款时,工作人员非劝自己取那笔1000元的,不让她取2000元的,就说明自己当时确实有一笔1000元存款。另外,她当时还特意让工作人员查过,自己存折上一共是7000元。
因为除了存折,张女士再提供不出其他证据,而银行方面说,张女士来办理业务的记录都查询过了,并且也给张女士复印了,确实没有她说的1000元存款。在争辩中,张女士提道,给她办业务的都是女性,而大堂经理却说是男性,理由是业务记录名章是他们男同事名字。此外,对于张女士提出的第二笔存款与第三笔存款之间的空行问题,大堂经理表示,两笔存款中间空行是为了上笔业务销户用的。记者问为什么张女士第一笔存款和第二笔存款之间没有空行,对此没有得到回复,话题就岔开了。
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女士多次来到银行,他们每次都耐心地解释,但张女士就是坚持自己的说法。正说着,分理处负责人来到现场,表示可以帮张女士查看8月30日的监控录像。但张女士认为,要想证明此事,最有用的录像是第四笔业务的录像,办那笔业务时,工作人员劝她取1000元的存款,别取2000元的存款,就能证明自己确实有一笔1000元存款。但因为时间问题,负责人称录像没办法查。
希望再次落空,张女士激动地哭了,她说:“我不要了,我也没啥招,但我来存3次钱,肯定错不了,我就这么一本存折,总拿出来看。这钱对于别人来说不算多,但够我跟我妈生活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