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0月23日讯 哈尔滨的冬季,供暖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本报20日、21日连续推出了《冰城供暖比20日早几天该多好》《开栓日室温达标应精确到小时》《室外平均温低于5℃就该供暖》三篇报道,不但在冰城市民中引发强烈讨论,也得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力挺。张宇辉、陈利铭、许鹏、苑智慧、栾健、徐健华、张本波、马军、石英山、辛滨才等10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表示,会将综合意见形成议案提案,在下次哈市“两会”上联名提交。
室温何时该达标还是空白
每年的10月20日是哈市供热开栓截止日。可今年冰城在开栓前就遭遇了12日和17日两次寒潮,这让住在没供暖的冷屋子里的市民实在难熬。记者由此对市民和热企等进行采访时发现,各方对于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开栓,什么时候室温应该达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相关条例对此也是一个空白。在采访中,记者也汇总了市民和专家的多方意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经过讨论认为,既然政府明确规定了20日为开栓截止日,那么就应该在20日零时就达到供热标准。
而且,如果明确规定20日零时就达标,也能解决热企和市民对开栓达标政策理解不对等的矛盾。
看天烧火政府要提早安排
那么如何看天烧火呢?到底达到什么温度才应该开始供暖呢?委员们表示,从全国其他城市的供暖条例中可以了解到,室外日平均气温低于5℃,是开启供暖温度的标准。例如:依据《北京市临时调整采暖期时间程序规定》,当预测在11月1日后至法定采暖季开始前,北京市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时,将提前启动供暖;沈阳市规定,如室外日平均气温持续低于5℃,供热企业要按照市政府要求提前供热,并保证供热质量。长春市也规定,如遇寒流将实行弹性供热,连续5天日均气温低于5℃即可启动。因而,如若达到这个温度标准,就可提前供暖。
此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认为,只有将供暖开栓温度精确到小时,看天烧火精确到温度这样的意见能落实成文件形式的政府政令,由政府在每年10月前做出安排,才会更具有操作性,让市民及时住上暖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