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6日讯 近日,一则“外教老师殴打南京六旬车主”的网帖再次引起了市民们的关注,回想起前不久成都男殴打女司机的事件,这一幕幕车主间互殴的惨烈画面令人不寒而栗,同时,也令“路怒症”一词再次被推上了“台面”。面对被称为“定时炸弹”的“路怒症”患者,鹤城不少市民都提倡文明驾驶,“路怒症”发作时请深呼吸。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据了解,公安部发布一组由于路怒导致交通事故的数据显示,2013年为8.02万起,2014上涨2.4%,2015年的第一季度上涨3.7%。平日里可能是温文尔雅的个性,但当双手摸到了方向盘,瞬间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脾气秉性更是瞬间转了180度。在记者连日来的采访调查中,鹤城的不少开车一族也坦言自己患有不同程度上的“路怒症”,轻者暗自咒骂,重者立即摇下窗子恶语相向。
市民姚刚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姚刚家住建华区运建园小区,一次下班后开车回家,在小区从正道拐入小区入口时,一辆没打左转向的白色轿车突然转弯,姚刚赶忙儿紧急刹车,被“霸道车”吓了一跳,姚刚当时就急了,摇下车窗质问起对方,而对方也不示弱,双方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姚刚说,当时也是在气头上,吵了没两分钟,白色轿车车主就从车里拿了根钢管下来,看他还拿上了凶器,我立即倒车走了,走远了还能听见他站在原地谩骂的声音呢。事后想想都一身冷汗,如果当时自己一意孤行地与他争吵,那最后就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斗殴事件。
而刚刚学开车没多长时间的市民高原也称,在马路上自己时常能碰到“路怒症”患者。一次高原途经光复街与劳卫路路口时,直行的她停在了带有直行和右转的车道内,当时正值红灯,后面要右转的一位车主竟开到非机动车道上,与她车辆
平行时,摇下车窗开始指手画脚地谩骂她,高原不回应的方式,令车主索然无味,骂了没一会儿就开车走了。高原说,当时把我吓坏了,我又没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就是耽误了右行车主的时间,也不至于遭到如此对待吧。
面对马路上越来越多的“定时炸弹”,市民们都提倡文明驾驶。市民赵先生说,有时候就能看到开车的两个人因抢道等问题吵架,其实抢道等情况在路面上很常见。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情不免烦躁,如果每个人在“路怒症”发作时,都能深呼吸,笑一笑,平复心情,而面对“路怒症”发作的车主,采取不理睬,甚至可以回以微笑、招手示意的方式,相信因“路怒症”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