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导员”来电借钱学生被骗 警惕骗子盯上学子生活费
2015-10-27 10:24:31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7日讯 10月18日,女大学生吴某(化名)打来热线称,她被骗了。吴某家里条件不好,仅有的1000元生活费得花两个月,但钱却被一个“教育局员工”骗走了。

  记者从高新公安分局了解到,进入9月份以来,多个在校大学生被骗。

  领助学金被骗生活费

  10月18日下午,一个自称是教育局的人给大学生吴某的父亲打电话说:“我是教育局的,你申请的贫困补助可以发了,让你女儿立刻联系我。”

  父亲立即给女儿打了电话,吴某接到电话后,对方就说出了吴某所在的学校等细节,之后说要给吴某汇款,需要吴某提供银行卡号。

  吴某提供后,对方问卡里有多少钱,吴某说100多元。对方说太少不行,系统连不上,让换一张卡。

  这时,远在内蒙老家的父母刚好给吴某打来两个月的生活费1000多元钱,之后吴某按对方提示操作,将卡内金额都转了过去。

  吴某回忆说,当时她也怀疑过,因为对方是南方口音。但对方一直说时间紧,所以她根本来不及多想。而且对方还知道很多自己申请助学补助的细节,比如申请时间,家庭所在地等等。

  之后,吴某拨打对方的电话,对方称,钱会打过去。但是吴某再打去电话,一直是忙音。


  招聘兼职骗取押金钱

  小刘(化名)刚上大一,在网站上看到招聘兼职的信息。

  给对方打电话,一个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帮大学生找到轻松又赚钱的工作,但需要交200元钱押金,给对方的手机充值。

  充值后,对方保证可以提供工作。对方在网上给他发了一部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还有求职者找到工作的记录。

  在小刘的带动下,寝室的另一个同学也给对方充了200元手机费,对方给他们一个周末发传单的工作。这份工作是每次发1000张传单,挣40元钱。

  小刘和舍友每人领了1000张传单回去,谁知,周末二人上街各发了1000张传单,但每个人只挣了20多元钱。

  小刘的同学上网再次联系网站的男子,想换一个工作时,对方让回去等着。

  但半个月过去了也没消息,再打电话总是无人接听。之后,男子的QQ把二人都拉黑了,报警后才知道被骗了。

  虚假短信骗家长相信

  刚来大庆市上大学的女生王某(化名),是个很恋家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和家人通话。

  但最近几天功课忙,就没打电话。

  一连几天没接到女儿的电话,家人就有些担心。

  恰好这时,王某父亲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对方自称是女儿的室友,说女儿与同学开房被警察抓了,室友着急去公安局给民警送钱,让其父亲汇款2万元。

  因为是新生,女儿没有给家人宿舍同学的电话号码,也没有班主任的电话号,加上骗子的恐吓,心急如焚的父亲赶紧从哈市开车来大庆,结果发现这一切竟然是骗局。

  幸好离得比较近,没有把钱给骗子汇过去。


  冒充导员向学生借钱

  开学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学生,他们都接到了来自“导员”的电话,被骗上当。

  10月18日上午,大学生李某(化名)在学校内就接到了导员的电话。

  该导员说自己家里有急事,用的别人电话给他打电话,借钱的事不要跟任何同学说,之所以找他借钱是因为相信他。

  学生李某按照导员给的账户里打了2000元钱。可导员还说这些钱不够,让他再向别的同学借点。

  李某看着导员很着急,也不好意思问发生了什么事,便向班里的同学借钱。

  在继续借钱时,有的同学告诉他,别的系有人被自称是导员的骗子骗了钱。

  同学让他赶紧给导员打电话核实,结果导员并没有借钱,李某才得知自己被骗了。

  学生和家长均应小心

  高新公安分局民警提醒,以上都是骗子常用的诈骗手段。有些骗子,来电谎称教育局工作人员,告知学生有一笔助学金待领取,并要求支付手续费用,或是以优秀学生选拔活动等名义,要求预交申报的保证金,以达到开户转账的目的。

  广大学生家长接到这样的电话时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核实。另外,学生想利用课余做兼职,应聘时一定要查看对方的资质。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凡有收费都视作违法。

  对他人提出借款等问题,要心存警惕,不仅需要当面核实,而且要留下欠条等证据。

  遇到电话借款,更要小心,一定要多方核实。一旦发现对方在行骗,要第一时间报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