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日讯 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我省7支参赛团队获得了1金1银5铜的好成绩。赛后,参赛选手们认为与外埠好项目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如创业项目达到了创新层面,但离“高精尖”还有一段距离。如果意识强一点、行动早一点、接地气一点、团队精锐一点、机会再多一点,或许能取得更好的名次。
“点触云”宋超
期待更多科技成果“落地”
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哈工程宋超团队凭借“点触云安全系统”杀进十强并获得金奖。宋超说,从整个大赛看,感受到了在“创新创业”的大好形式下,全国各地大学生团队和成熟型企业强烈的创业热情。里面演讲厅热闹的讨论,外头则是创业团队展品介绍他们自己的作品或服务。
这次大赛,让他明显感到与外埠参赛作品的差距。虽然他进入全国十强,是我省取得最好名次团队。可是对他来说,更多是触动和启发。
外埠参赛项目,宋超给归纳为两点:一是从学生日常基本需求入手,快速规模化;二是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多,已经市场化。如卫星遥感技术、卫星监测农业、脑电波辅助睡眠等,均很好落地实现市场化。我省落地转化项目却不多。我省多些“接地气”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多些“云气”和“高含量”,能够更加实在、管用、可操作。
从知识层面说,外埠创业者观念创新思维缜密已经日渐走向成熟。我省创业者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还要处于有待提高阶段;从政府政策支持方面,我省没有达到外埠城市给予的力度。但相比以前,却是大有变化。如创办一个中外合资企业需要政府批文,跑一个营业执照,光拿批文最多要花上一两个月。现在,连注册资金都没太多要求,只要想到一个名称,不重叠,就马上可以注册开张。
“创业背景不一样了,不过,现在的创业并不意味着更容易成功。”宋超说,创业前,必须考虑为什么要创业,创业意味着什么?他告诫年轻人,不要以为成功了就什么都不重要了,根据他的经验,即便成功了,仍然要面对很多挑战。“如果你今天成功了,却没有处理好,你最后还是会失败,甚至会更惨,可能就一蹶不振了。”
“时光慢递”都振超
龙江缺少“高精尖”项目
“曾一度以为这又是一个噱头大于实质的可穿戴秀,但显然我低估了这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水平。现场展示多是“高精尖”产品,这是我们龙江创客所缺少和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时光慢递项目核心成员都振超认为,在他们这代90后创客中,不乏创新想法和创业精神,只是缺乏实战经验。
这次吸取的教训是赛前准备不足,尤其是在路演方面,没有把产品的精髓更好的介绍出来。其次是商业模式,在讲解过程中,由于语速快,讲解的不清晰,花费时间较长,而项目介绍的不多,造成评委对产品了解不够,由此产生了“误会”,给予了“产品不成熟”的评价。这是今后都要避免的。
对于赛后感受,都振超说有些事不经历永远不会懂,参加这次比赛,收获颇多。特别是在项目展示厅看到外埠参赛的产品,扩宽了眼界,也为科技含量高、市场机会好的项目叫好。其创造力让人印象深刻,真正的创客,就该做到极致和完美。比拼的不仅只是创新,更是比拼行动力。与这些产品相比,他们的产品就像是刚刚出生的,想要在这片蓝天下学会自由飞翔的一群雏鸟,努力踏出那第一步。而黑龙江则缺少这些“高精尖”的产品。
通过这次大赛,取其精华,弥补不足。或许可以给当下大学生创业一些提示:想要创业,就要付出行动;创业,团队很重要;从自身需求出发,整合资源;做事情要脚踏实地。只有把事做好了,才会赢得别人的认同。“时光慢递”团队也遇到过一些这样的问题,但是这说明更需要把东西做得有趣,去赢得别人的认同,随后的社会资源也会慢慢来的。
“YCamp高校”李楠
让创业氛围变得更浓厚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形容“YCa m p高校—学生双向信息服务平台”核心团队最为恰当。核心人员李楠说,他们的项目是初创阶段,参与大赛并获得了奖项,是没有想到的。
参加比赛,是抱着学习目的去的。到现场一看,更是惊喜万分。参赛项目多是高科技产品,也多是成型企业或运营一年以上并有流水的企业,其整体优势是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可行的运营技术。比如并列第一名的北航“无人机”和浙大“眼睛治疗仪”,均属“高大上”产品。从我省大创业环境来讲,创业意识、市场机会、商业氛围,没有南方一些城市浓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培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也弱于南方。急需有力的人才资源、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做支撑。从自身产品来讲,还属于开发阶段,同时团队人员也显稚嫩。
现在,创业已经成为了全民都在做的事情,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很多人又没有什么创业经验,这也是李楠团队面临的困惑。李楠说,外埠创业气氛浓,我省应该借鉴。好在目前我省也融入了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并先后出台了鼓励创新创业的诸多政策扶持措施,有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发展舞台,去实现创业者们的梦想。只要创业项目得到认可,有新颖行、可行性、操作性,经得起市场变数,就一定会成功。
“创业初期投资的正确姿态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这次比赛我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成长,使得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路多积攒了一个筹码。”李楠说,下一步,他们团队要进一步完善产品,把网站平台力求在年底上线,并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