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4日讯 从1日夜里开始,冰城陷入持续的雾霾天中,雾霾还随着气温的升高进一步加重。截至目前,哈市气象和环保部门共发布了两个霾、一个大雾3个黄色预警。据气象部门预计,随着一股冷空气的到来,4日午后冰城的霾将得到明显缓解。
秸秆焚烧超尾气成第二大污染物
两天发三次黄色预警
哈市PM2.5持续爆表
近日哈市出现中度或重度霾,3日早晨出现局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大雾。据气象部门预报霾和雾形成的气象原因是:暖空气逐渐移近,近地层气温低于高空气温而在垂直方向形成逆温,大气层稳定产生静稳,近地面层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哈市气象台2日10:30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3日7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3日10:30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雾将于3日午后逐渐减弱,而霾要持续至4日白天;以上预警信号第一时间通过气象短信平台、电视台、电台告知市民,并通知市委市政府应急办。
3日凌晨,冰城全部空气质量监测点的PM2.5浓度都是500,全部达到“严重污染”级别。记者从污染物浓度数据看到,从3日凌晨开始污染物浓度最高,9时左右有所减缓,14时开始再次缓慢升高。1日至3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启用移动空气污染源解析的先进设备,在距哈尔滨西南30公里的上风向双城区连续监测。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检测室主任邢延峰表示,连续三天的监测中,通过对微观的颗粒物源解析,表明是本地污染源造成的污染。
根据对监测结果的数据分析,此次重污染天气中,首要污染物为供暖燃煤,约占40%,其次是汽车尾气和秸秆焚烧,合计约占35%,同时,根据动态数据显示,秸秆焚烧加重了污染,特别是近几日静风情况下,空气污染越严重,秸秆燃烧所占污染物的比重越高,最高时超过汽车尾气,成为此次雾霾的第二大污染物,占到20%。另外,扬尘、生产工艺烟尘、二次无机源等其他污染物约占25%比重。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从而得出结论,在其他污染源固定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近期气象原因,各种污染源不断叠加,尤其是周边地区夜间秸秆焚烧行为加剧空气污染。此次监测期间,双城区监测点位的PM2.5浓度最高值出现在3日2时,爆表后达到792微克每立方米。
记者从哈市环保局了解到,通过国家卫星监测、12369举报、11月1日哈市周边区、县(市)火点督查共发现8处,2日火点达到69处,火点大幅增多。
4日冷空气来午后霾开始散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省气象台基于现有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大气污染过程模拟分析和会商结论,预计4日至6日,我省受低压槽带来的冷空气影响。全省大气污染物扩散消除条件逐步好转。
哈市气象台也表示,4日午后冰城霾天气将减退,夜间冷空气大举入侵冰城,地面风力加大,静稳逆温状态被破坏,雾霾将逐渐消散,同时气温将大幅度下降。预计4日,我省西部地区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他地区空气质量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其中哈尔滨及周边将短时出现严重污染。5日,我省西部地区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他地区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6日,全省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哈尔滨及周边短时出现轻度污染。
全省天气:4日大兴安岭多云有阵雪,其他地区晴有时多云。另外,3-4日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有轻到中度霾。4日起我省自西向东气其他地区(14-16)℃。5日大兴安岭北部、黑河北部、伊春北部多云有阵雪,哈尔滨东部、牡丹江多云有阵雨,其他地区晴有时多云。6日全省晴有时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