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内4个楼道几乎都是如此境地。
东北网11月12日讯 11月4日,读者杨先生向大庆网反映,他家住在东风新村9-46号楼一楼,该楼有4个单元,每到采暖期时,早晨单元门内侧会聚满水珠。由于潮湿,单元门一楼棚顶和墙皮脱落、发霉。杨先生说,这样的情况今年已是第3个年头,他向热力公司也反映了3年,一直未得到解决。
居民:一到冬天就跟“水帘洞”似的,都好几年了
4日,记者来到东风新村9-46号楼4单元。一楼楼道内墙皮发霉、脱落严重,一楼半的窗台下的墙壁也发霉了。一楼楼梯右侧的阀门间没有门,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阀门间前面约1米长的地面颜色呈浅灰色,较楼梯前颜色浅很多,明显是打过“补丁”的。杨先生说:“这3年,冬天为了不让单元门上积水,晚上都不敢关单元门,到了第二天早晨,单元门上就结一层冰。有时忘了,关了门,第二天早晨一层水,早晨出门时不注意,用手一推,扯掉一层肉皮。阀门间就供水和热力两个单位的管线,供水说是热力的,热力最初说是施工队遗留的问题,不归他们管。后来又说,在这儿找不到漏点,得刨开我家地面。我家是10年前装修的,地砖已经买不到了,如果刨开地面找漏点,地面恢复不了原样,就这样僵持了3年。”
记者对该楼的4个单元逐一走访,发现楼道内情况基本相同。有几位业主出入,得知记者来采访,都说:“记者,快帮我们想想办法把这问题解决了吧!这一到冬天就跟‘水帘洞’似的,都好几年了。”

维修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
热力公司:居民拒绝刨开家中地面,无法寻找漏点
杨先生当记者面拨通市热力公司的报修电话,证实了他已多次报修。接线员表示,已将杨先生反馈的问题报到负责杨先生所在辖区采暖的供热三公司。
4日16时许,记者陪同杨先生找到市热力有限公司供热三公司宫经理。宫经理向杨先生了解大致情况后,给维修人员拨打电话核实,并要求维修人员到现场查看。根据维修人员反馈的情况,宫经理说,维修人员听到了阀门间内有流水声,但声音很小,无法判断就是热力的管线。对此,杨先生说:“这个事情已经折腾3年了,能找的单位都找了,肯定是热力的管线。不说别的,就单元门上的水来说,只有进入采暖期才有,平时是没有的。”
记者问宫经理,如果是供热的管线,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宫经理说,可能是管线老化,有漏点等,原因挺多的。他说,2012年进行分户管网改造的时候,杨先生家没同意改造,如果当时参加改造,可能就不会有这种问题。至于杨先生投诉,报修3年都没修好一事,宫经理称,是由于杨先生拒绝刨开其家中的地面,无法寻找漏点。
记者协调:热力维修人员刨开阀门间前面的地面,找到漏点
双方各有难处,问题如何解决?
杨先生说,他曾经联系到一个专业改造管线的人,那人到现场看完情况后曾表示,杨先生所在住宅的地沟足够深,人能进去。杨先生说:“之前热力负责维修的人还和那个改造管线的人沟通过,但双方因差500元的地面回填费而没谈成。如果地沟能进去人,从地沟能解决问题,为什么非要刨我家地面?”
记者协调后,宫经理同意让工作人员再次刨开阀门间前面的地面,如果人能进去的话,派维修人员进去看看,如果还解决不了问题,双方再商谈。
6日,杨先生向记者反馈,当日8时许,维修人员如约赶到现场,刨开地面后,维修人员进入地沟,找到了漏点,下了十多个卡子。发稿前,记者了解到,该楼单元门内侧依然有积水,但已无水声。杨先生说:“或许是之前漏的水还有残留,再观察几天。”
律师说法:遇到必须通过损害业主房屋进行维修的情况,双方需达成共识
此事经记者协调,问题已暂时得到解决。当下已进入供暖期,类似的问题仍会发生。热力部门为了维修,有时必须对居民家造成一定损害才能完成,这种情况怎么办?
新闻传媒集团法律顾问沈正雪律师分析,热力部门维修,属于服务行为,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能给居民住宅造成损害,理由是正当的。但物权属于私有,居民有权力不同意热力部门对自己财产进行破坏。因此,遇到必须通过损害业主房屋进行维修的情况,业主有权要求热力单位对造成的破坏恢复原状。双方在达成共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