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17日讯 隧道施工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施工安全。镇北隧道冬季施工所用混凝土都来自于项目2号拌和站。于是,记者便跟随哈牡客专工程四标项目常务副经理李军鹏一起驱车前往那里,探访拌和站生产情况。
去往2号拌和站的路上,记者经过了连接着镇北隧道出口和一面坡旅游线路之间的施工便道。这条便道修建平整、硬化良好。李军鹏告诉记者,黑龙江四季温差大,普通路面容易翻浆,为了保证工程车辆的安全,必须修建硬化的水泥路面。
在这条施工便道上,除了施工车辆外,还不时有附近的农户和林户开着农用车辆用这条施工便道来“抄近路”。很多附近的居民都说,铁路还没修好呢,人家就已经给我们修了一条“水泥路”了。
驱车不到10分钟,就到达了2号拌和站。记者首先来到了料仓,一进入这里记者的眼镜就起了雾。当时室外的温度已经接近0度,但是料仓中却十分温暖,温度计显示超过了15摄氏度。李军鹏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站料间全部安装了暖气,以保证砂石不会因为寒冷潮湿而引起混凝土达不到规范要求。
记者摸了摸暖气,十分热乎。李军鹏介绍,这个拌和站每天都要烧掉大概1吨煤,从今年10月下旬一直要烧到明年3月初,而这些煤全都在黑龙江本地购买。记者算了一笔账,从10月下旬到3月初大概有140天左右,也就是说,仅这一个拌和站一个冬季就要在我省采购140吨煤。据了解,中铁一局哈牡客专四标段有两座这样的拌和站,同时项目部及各分部驻地、作业队伍驻地、隧道口等地方的用煤量也十分巨大。
随后,记者们登上操作台查看。操作台房间不大,但却放置了好几台电脑,每台电脑上都有数个监控画面,在这里就可以看见整个拌和站的情况。李军鹏说,“这就是我们拌和站的生产控制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用这套系统能随时掌握这个拌和站的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现在你在电脑上看见的监控画面,不但在这里可以看到,在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也可以看到搅拌情况。”李军鹏介绍说,通过这套系统,可以随时掌握拌和站现场材料、物资的到货和使用情况,拌和站等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运转与维修情况,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规范了拌和材料的配比以及材料管理,有效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并控制了材料的浪费。
离开拌和站时,李军鹏告诉记者,在尚志市工作的中铁一局哈牡客专四标的人员大概500人上下,每一天吃喝的花费都超过1万元。
项目的食物、物资等采购受到当地经营者们的欢迎,虽然哈牡客专还只在建设中,但尚志市、一面坡镇、马延乡的很多百姓就已经尝到了大项目、大工程带来的甜头。
右图为中铁一局的施工人员正在镇北隧道内坚硬的岩石上施工。 李东洋本报记者郭俊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