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毅腾要走了”的消息迅速火爆冰城球迷朋友圈。同时,哈尔滨球迷团体也在网络上发布公开信,表示从此抵制毅腾俱乐部。毅腾真的要“走”吗?16日早上开始,记者致电哈尔滨毅腾俱乐部求证此事,但其对外公布的办公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记者了解到,15日,毅腾俱乐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哈尔滨媒体采访时表示:离开哈尔滨已成定局。(2015-11-16来源:东北网)

这两天“毅腾要走了”的消息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在球迷心中熊熊燃烧,毅腾和哈尔滨这些年来的恩恩怨怨重被提起,于是“恩断义绝”就似乎成了“抵制毅腾”的一个主基调,其实“抵制”大可不必,这不是在一个成熟的足球文化氛围中应该出现的一个音符。
对于球迷和俱乐部的关系就像是一对甜蜜的“情人”,也不乏烦恼,但欲不离不弃修成“正果”,其核心就是一个“忠诚”,这个忠诚既有球迷对俱乐部的热爱,也有俱乐部对球迷负责任的态度,可以一起哭,一起笑,但不准存在欺骗。
球迷和毅腾俱乐部出现罅隙的导火索来自于一场比赛,在今年9月26日,中甲联赛收官阶段哈尔滨毅腾主场迎战大连阿尔滨,一场疑似“默契球”让哈尔滨球迷愤怒。由于都有大连血统,赛前球迷中就流传着毅腾将“放水”的说法。比赛中,球迷认为球员在比赛中不主动,赛后围堵球队大巴,焚烧球衣发泄愤恨。10月23日和10月26日,哈尔滨毅腾俱乐部接连发出两封致球迷公开信,否认踢“假球”,并把球迷倒戈的原因归结到“成绩不佳、有人恶意煽动”。
爱之弥深,恨之愈切,球迷恨铁不成钢也在情理之中,但俱乐部的态度也值得推敲,毅腾把迁离的理由归结于“俱乐部在今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随着冲超失败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俱乐部面临着生存苦难”等。俱乐部需要生存,但这种生存是要一个真诚的态度,一个踏实的成绩,不能简单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支持不够。“诚于中,形于外”,毅腾和球迷的行为,在相互误解中,相互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一种负和博弈,最终只能“劳燕分飞”。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毅腾离开哈尔滨已成定局,我们也不必龇牙必报,咱还是要有一点风度,这不妨学一下古人。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割席断义”的故事,我们就学学管宁和朋友处不下去,就决然一下,“子非吾友也。”从此咱就是陌路人。
也许内心会有失落,但要注意“良禽择木而栖”,我们还是祝福毅腾前程远大,另外我们也要在这次事件吸取教训,强扭的瓜不甜,只要日臻完善我们城市的足球氛围,自然会又下一只“凤凰”来筑巢。再别毅腾,“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