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富锦市幸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现场见闻
2015-11-18 10:12:5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曹忠义 吴利红 韩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18日讯 “我种了30多年地了,越来越觉得,没有水利保障,这地没法种。”发出这番感慨的是富锦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作为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经历过大旱大涝之年的减产甚至绝产,“水”成了他的心病。如今,他不用再为水而发愁,合作社经营的万余亩稻田,已实现旱能灌水涝能排水,不仅旱涝保收,而且稳产增产。

  近日,记者走进富锦市幸福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现场,感受水利建设给农民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排水干渠通了,我的心也敞亮了”

  11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幸福河排水干渠清淤现场。四台挖掘机正清理渠里的淤泥,一铲铲淤泥堆放在排水渠两侧。“领头”的司机小刘见记者采访,跳下车来,语速和干活的速度一样快,“我们四点多就过来了,每天都得干十三四个小时,争取一个礼拜整完,等上冻就不好整了。”

  排水干渠清淤是今年幸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三项工程之一,其中,幸福排水干渠清淤12.31公里,长安排水干渠42.14公里,共61.45公里。截至11月9日,已完成55公里,全部工程将于11月20日左右完工。

  据随行的富锦市水务局总规划师孙雨祥介绍,受资金限制,幸福和长安两条排水干渠已多年没有清淤,杂草丛生,积水难以排出,给农业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清淤后,将形成底部宽6.5米、坑深1.4米的排水渠,农民不用再为排水发愁。

  在长安镇益乡村长安排水干渠清淤现场,种粮大户高岩站在清理出的淤泥上,顺着清理好的干渠远远望去。“今年8月下旬,雨水特别大,排水渠被淤泥和杂草堵死了,排不出去啊,干着急。”面对着自己种的300多亩稻田,高岩满嘴起泡,再泡上几天,减产不可避免。无奈之下,他向孙雨祥求救,特事特办,没几天淤泥清走了,稻田里的水流出去了。“不用总寻思排水的事了,干渠通了,我的心也跟着敞亮了。”

  在距离益乡村几公里之外的于家村,今年幸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三项工程的另一项工程——排水建筑物,即桥梁和渠下涵已经完工。和村子同名,这座桥被命名为于家桥,由于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桥。像于家桥这样,今年幸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共新修了7座桥,2座渠下涵。

  在三干渠防渗衬砌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对最后的2.67公里进行铺装。这也是今年幸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最后一个建设项目。据孙雨祥介绍,三干渠渠长6.058公里,原先都是土质渠道,改造后,将节水14%,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旱涝都不怕,天天就是想着高产稳产增产”

  “农民种地主要还是靠天吃饭,就害怕旱和涝。现在旱能灌,涝能排。旱涝都不怕,天天就是琢磨怎么领着大伙高产稳产增产。”

  刘春领导的合作社有土地10858亩,占万亩大地块45000亩土地的近1/4。在刘春的记忆中,万亩大地块所在的区域是“十年九涝”,减产甚至绝产是常事。

  据刘春介绍,2013年,万亩大地块排水渠列入幸福灌区续建配套工程,2014年冬天全部完成,田间路也实现了沙石化。他感慨,幸福灌区,就像她的名字,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下一步,幸福灌区30.6万亩水田还将体验“互联网+”的方便和快捷。据孙雨祥介绍,在幸福灌区内,总干渠、干渠、支渠的重点闸门及量测水设施建设了自动采集系统及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利用20处视频监测、40处渠系水位监测,和田间自动控制闸门,对渠道水位、及时调度用水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化管理。

  链接

  富锦市位于三江平原中部,地势低平,且多蝶形洼地。2005年以前,洪涝灾害是本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的主要障碍,近些年由于气候连续干旱,旱灾成为制约本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且呈现逐年上升、连年发展趋势,致使作物种植不能高产稳产,个别地块出现绝产。因此,水利建设十分重要。

  富锦市幸福灌区位于松花江下游右岸,是我省列入国家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19个大型灌区之一。灌区内行政区划包括6个乡镇,86个村屯,总人口6.02万人。灌区设计灌溉水田面积30.6万亩,全部为水田,渠首为提水泵站,提引松花江水。灌区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灌区设计灌溉渠道由1条总干渠,6条干渠,33条支渠组成。

  幸福灌区始建于1996年,1998年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规划总投资1.7亿元。渠首泵站由10台机组组成。共续建灌溉干支渠7条,总长53.03公里。二期工程建设估算总投资3.53亿元(待批)。项目实施后幸福灌区将改善水田面积16.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8.25万亩。使幸福灌区的总灌溉面积增加至34.75万亩。

  2005年~2013年,灌区共完成投资1.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991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7039万元。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