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24日讯 11月,“雾霾”两个字成为东北之殇,长达半个月的空气污染让东北三省蒙上了一层灰色面纱。而不少媒体在报道东北雾霾时表示,黑龙江的秸秆焚烧是此次大范围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由于黑龙江是在三个省份中最早出现雾霾的,存在污染转移的可能。为此,记者采访了我省环保和气象部门发现,“东北雾霾罪在龙江”的说法不成立!
有媒体报道东北雾霾剑指龙江秸秆和污染转移本月上旬东北三省陷入霾伏,一些媒体刊发了一系列类似报道:东北遭遇“重雾霾”,主要病根之一疑似出在黑龙江省;东北雾霾爆表罪魁祸首:秸秆焚烧;秸秆焚烧是东北雾霾主因,贡献率近55%……类似的文章纷纷意指,秸秆焚烧已成为东北三省雾霾天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还暗指黑龙江雾霾发生早于其他两省,可能存在污染转移,也就是说其他两省的雾霾污染物是从黑龙江吹过去的……
那么,秸秆焚烧真是造成东北雾霾的首要原因吗?东北大范围雾霾污染是从龙江转移过去的吗?气象数据表明:雾霾时我省大部吹南风污染不可能南下1日13时哈市出现重度污染;长春出现在5日至6日,6日长春市两次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8日,沈阳全市PM2.5均值一度达到1155(微克/立方米),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9个空气质量指数超过300,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级别。有些媒体表示,黑龙江最早出现雾霾,可能存在气象扩散使得污染被吹到兄弟省份。
然而我省气象专家表示,从气象数据可以看出:1日至3日,全省13个主要城市中,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七台河等7个城市主要风向为南风。同时11日至13日,13个主要城市中,每天以南风相伴的大约有8个。由此可以说明,出现污染时,全省大部分地区的风向都以南风为主导,就是说风从南往北吹,倘若有污染也是吹到了北边,我省不但不会输出污染,反而存在“被污染”的可能。
环境监测数据表明:
即使秸秆焚烧火点多时首要污染源仍是燃煤
1日至3日,黑龙江秸秆焚烧火点最多,东北三省共702处,黑龙江占79%,这一数字也被多家媒体所提及。然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在距哈尔滨西南30公里的上风向双城区连续监测的结果表明,污染源是来自本地,首要污染物为燃煤,约占40%,其次是汽车尾气和秸秆焚烧,合计约占35%。即使1日至3日秸秆焚烧火点较多,但燃煤仍是污染源第一名。
此外,省环境监测站在9日至13日在监测站院内,开展连续120小时的监测分析。
结果显示,此次雾霾的污染物占比,燃煤源在(39.02%-41.80%)之间,第二位机动车尾气(19.03%-22.02%),第三位工业源(6.74%-8.25%),第四位生物质燃烧(2.84%-5.86%)。
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时间静风、高湿度等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积累所致。
两次监测的结论都非常清晰,即使在秸秆焚烧较为严重的时段,燃煤污染仍远远超过秸秆的生物质燃烧,是我省冬季雾霾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