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10个人种了全屯的地 方正农民喜尝土地确权甜头
2015-11-26 09:22:4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董新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26日讯 在我省率先完成土地确权的方正县,被专家誉为“无需创新,只要复制”就可作为经验推广。为何方正县的土地确权工作得到如此赞誉?寻找答案,记者日前来到方正县。

  走进方正县德善乡德善村西屯,整片的水稻已经收割完毕,田间有正在作业的大型机械进行土地深翻。德善村村书记索彦君对记者说,脚下的这片黑土地是德善村西屯的,一共是1980亩地,2013年德善村完成了土地确权,2014年初,德善村西屯成立了合作社,整屯土地流转,年末算账时,德善村西屯增收195万,人均增收4000多元。

  先行先试

  土地确权走在前头

  方正县在我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土地确权,28000户村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回想起土地确权工作,方正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王忠说,土地确权这事儿有点像是个马蜂窝,2011年,方正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实施30多年来,从1983年土地第一轮承包,到1998年土地第二轮展包,积攒了很多诸如互相窜地、转让造成的土地界限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这些年,经过旱改水、五荒开发等土地面积已经发生变化,还有以前机械化程度不高时存在的地头和磨牛地,如果进行土地确权重新测量,村民担心自身利益受损。

  王忠说,为了消除农民的顾虑,县乡各级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乡镇、村屯做工作,反复讲解政策,告诉农民土地确权的真正目的,就像房子有房产证一样,土地也要有承包经营证。对农民关心的开荒地和磨牛地则没有“剔除”,而是予以了保留,彻底消除了农民的顾虑。土地确权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验收标准,国家对土地确权有严格的影像标准,必须航拍,有卫星图片。专业公司做土地确权影像资料一亩地收费几元至十元,为了节省费用,方正县利用一些单位现有的设备进行培训,又与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多次谈价,最后确保了系统软件保质保价。

  集约经营

  10个人种全屯的地

  王忠对记者说,土地确权后,方正县土地流转进度加快,目前土地流转面积占总面积22.2%。在土地流转中,有很多整村流转的成功典型,例如方正县德善乡安乐村整村流转土地4000多亩,方正县德善乡德善村西屯整屯流转1980亩,土地流转后,土地实现了集约化经营,农民实现了增收。

  走进距离县城3公里左右的德善村西屯,骏丰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索彦君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致富经。索彦君说,德善村西屯有农户118户,土地面积1980亩,人均耕地面积4.6亩。土地确权完成后,他们自发组织了合作社,全屯的土地都由合作社集中经营,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去年,带地入股的村民得到了分红,一亩地拿到840元,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的村民一亩地拿到667元,去年年底算算账,德善村西屯人均增收4000多元,全屯增收195万元。索彦君说,现在合作社都是机械化种植,10多人就种了全屯的地。

  一证在手

  农民“海阔天空”

  土地确权登记后,方正县农民有了两个证,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村民告诉记者,手里掐着证,现在可以天南海北放心走。土地确权颁证后,农民在政府搭建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上,能够解决贷款难、产权交易难等问题,农民纷纷点赞。

  在方正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记者注意到,这里有金融保险、产权交易、证件办理、三资管理四个窗口,在办事大厅的LED屏幕上显示着农村产权交易挂牌信息,当天屏幕显示本月申请挂牌量共计54笔。在交易大厅,记者在电脑大屏幕上看到了包罗万象的方正县农村综合产权数据查询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查到农业、林业、国土、房产、农机等数据,也可以模拟进行农村产权交易申请,申请书和合同书都是统一范本,规避了很多因合同不清造成的交易风险。

  王忠说,现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与五家银行合作,农民拿证抵押就能贷出款,每公顷土地可贷款5万元,再不需要联保,针对合作社等大户,还有一定的利息下降倾斜。据介绍,从去年到现在,交易中心办理的以土地经营权为主的抵押业务达3.2亿,涉及农户近5000多户。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