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讯 近段时间,天气越来越冷,心脑血管病进入高发期,如不注意防范,心脑血管病会要命的。
最近,记者走访各医院急诊室得知,降温导致急诊内科患者激增,以心脑血管病居多,患者比平时增加两倍多,其中很多患者没能挺过去……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一季节,心脑血管病对老年人构成极大的威胁。
心脑血管病患者增加两倍
11月26日傍晚,记者来到油田总医院急诊内科,只见内科诊室内患者络绎不绝,两名值班医生应接不暇。
一名老妇被搀扶进诊室,家属焦急地说:“我母亲身体本来不好,突然出现了抽搐……”
老妇平躺在担架车上,已经说不出话。经过检查,医生称老妇突发脑溢血,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这几天,类似的老年患者非常多,这些心脑血管病患者,大多都是受天气刺激,突发急症。”
医生告诉记者,近期,此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之前增加了两倍多,初期症状都是头晕、手足麻木、胸闷、气短等。
当晚,记者从17时守候到21时,120急救车紧急出动时,往往都是一些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市人民医院的情况也差不多。
龙南医院急诊科的李和永主任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增加,与气候有直接关系,他们每天治疗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有十几例。
据了解,在降温以后,几家大型医院急诊内科来就诊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都达到一个小高峰。
冬季低温是个坎儿
天越来越冷,如果穿得不够厚,出门走几分钟,就会被寒风打透。这样的天气里,许多突发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没能挺住。
采访过程中,在医院的走廊里,记者遇到一些比较严重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些守候在身边的家人,忍不住哭出了声。
“低温是心脑血管病最大的杀手,降温以后,突然发病不治身亡的情况增多……”
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伞春雨说,他们急诊每天接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直不断,死亡率也在增加。
伞主任说,有些患者甚至在家中发病后,就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
龙南医院急诊科的李和永主任称,降温后,他们医院一周内有4名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幸死亡。
李主任说,一年四季,每当季节变换期,都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期。而秋冬换季时,气温越来越低,对心脑血管病影响最大。
他说:“一些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这一时期如果不注意易发危险。同时,一些人本来没有这方面疾病,可能由于年岁较大,在低温之下突发这类疾病。”
心脑血管病趋于年轻化
提到心脑血管病,大家都会往老年人身上想,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心梗、脑梗等疾病,突发、复发及死亡率最高的是男性老年人,医生表示,这与男性吸烟、饮酒有关。
医生也表示,如今心脑血管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三十多岁便患上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这在医院急诊科并不少见。
医生们表示,市民不要忽视自身健康,如不知道保护,后果会很严重。
特别提醒
家中发病别慌乱救治
有意识的可进行简单处置,无意识的千万不要乱动
心脑血管病是最易突发且最危险的疾病,不论何时何地,随时可能发病。如果不能正确处置及救治,将会非常危险。为此,有临床经验的医生,提出几点误区,希望给市民提个醒。
油田总医院急诊内科刘净主任表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病情,一旦身体感到不适,要做到会避免危险的发生,这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突发。他说:“平时生活中心情尽量平和,情绪不要波动太大。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知冷知热做好防护。”
同时,家属也应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现异常能正确处置,定期领患者到医院复查。刘净说:“有的患者可能突然晕倒,倒下去的姿势各种各样,还有可能引起外伤。家属要注意患者的头部及口鼻,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物,一定要谨防呕吐物进入鼻腔导致窒息的情况。”
龙南医院急诊科李和永主任还提醒说,如果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家中突然发病,家人首先要赶快拨打120急救,不要慌乱处置。如果患者有意识,家人可以以其病情来判断,进行简单处置:保持患者呼吸顺畅、把患者衣服松一松等等。
李和永主任称,有一些患者发病以后没有了意识昏死过去,那么家人不要给患者用任何药物,也不要乱动。如果发现患者没了呼吸、心跳停止(观察患者胸廓没有起伏),应该让了解心肺复苏常识的人给患者进行急救,也就是做胸外心脏按压,尽量为医护人员争取时间。
但有一种情况,在患者呼吸弱或家属不能辨别患者是否有呼吸及心跳时,尽量不要进行人为急救,因为这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家属在拨打120急救时,发现距离较远或急救车不能迅速赶到,家属应该立即想办法将患者送到大型医院,动作一定要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