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讯 据本网报道,11月份违停专项整治月以来,哈尔滨市交警部门针对各类违法停车加大查处力度,尤其是对长期占道停放的“无主僵尸车“更是采取了全面清查、及时拖移的整治措施,以确保市区各道路通行的顺畅、有序。仅11月1日至11月25日以来就拖扣违法车辆129台。
常常有新闻报道提及僵尸车,小编普及一下:
僵尸车是指有些车辆因为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落满灰尘,形似僵尸,因此有人形象地称为“僵尸车”。这些“僵尸车”有的是汽车,有的是自行车;有的有车主,有的则来历不明。这些“僵尸车”让居民烦恼,令小区管理者头痛。
对于“僵尸车”,由于长期没有主人,管理上也是一个难题。交管、停车场、小区物管、城建、市容,大家似乎都搭上一点边,但是却又都有借口不去管。放着,也就放着了。

【最牛僵尸车】
2014年6月10日,在湖北十堰市张湾区光明花园小区里的道路旁,停放着两辆“僵尸车”。两辆车都停放了数年,车辆基本上已经报废。由于停放时间过长,一旁山体上的藤蔓爬满了车身,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
【镜头一】“僵尸车”变身危险品仓库 装的都是煤气罐
2015年11月24日,哈尔滨市交警机动大队民警巡逻到香坊区香茗街与公滨路交口的附近桥下时,看见一辆载有煤气罐的牌照为“黑AG7144”牌福田货车。该车车身比较破旧,疑似僵尸车,民警核查发现该车已达到报废标准,正要拖移时,一位自称停车场管理人员打电话联系车主。
随后一男子驾车赶到后直接将车停在了货车前方,阻止民警拖车,此后又一位自称是车主的男子带着车辆相关手续来到现场,请求民警不要查扣车辆。民警在核查相关证件后发现这辆货车使用性质为危险品运输车,但因长时间未检车已到达报废标准,无法上路。在经过近半小时的说服教育后,车主才同意拖扣车辆,并和民警一起将车上的煤气罐卸载到安全地点。
【镜头二】“僵尸车”车主:买车就是为了当仓库用
2015年11月24日,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横道街和香坊大街交口一农贸市场的门前,机动大队民警发现一台“黑A36612(黄牌)”牌照的丰田中型客车沿街逆向停放,不仅破旧不堪、锈迹斑斑,轮胎也大都严重缺气,此外车里还装了不少杂物。
核查后确认该车早已报废,民警决定直接将车辆拖移。期间一自称是车主的男子前来阻止,他表示当初买这个车就是为了装货的,又不上道,凭什么扣车。民警对其进行了耐心地解释,并强调这种已达报废年限的车辆必须依法及时报废。男子配合民警将车上货物卸下,该车被拖走。
【镜头三】“僵尸车”为防被拖走 停在阶梯式人行道最上端
还有个别司机为防止车辆被拖移,费劲心思将车辆停到拖车无法进入并拖拽的位置。2015年11月24日,在哈尔滨市民生路与民生东七道街交口附近,就有这么一辆淡黄色的“黑AU 4086”号微型车。该车检验至2012年,状态显示已达到报废标准。
但由于该车停在阶梯式人行道上的最高一层,不便于拖拽,交警部门一直联系车主自行移除,始终无人对该车作出处置。机动大队民警郭鹏宇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查时,意外发现车门未锁。
郭鹏宇马上组织5名民警通过手推、垫砖铺路等形式,用了半小时才将车辆移至方便拖拽的地点。期间,一男子来到现场,自称是车主的朋友,并试图阻止民警拖拽车辆。但当民警要求他出示相关证件时,他却无法拿出。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镜头四】小区门前占道“僵尸车”变身广告牌

占道的面包车。
2014年11月5日,有市民反映,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民生尚都小区A区、B区、C区门前都停放着“僵尸车”,而且车身都贴着广告。
6日10时许,记者来到民生尚都小区C区看到,门前有多辆“僵尸车”,大都是客车、面包车,其中一辆面包车轮胎已经没气了,车身贴满了“定做铁艺”等广告。居民李先生说,“这个车就是卖铁艺的,他家好几个车呢,常年停在这,一个大门口放一个!”随后,记者又来到A区、B区和宜居家园二期门前,发现均有定做铁艺的“广告僵尸车”。
当日13时许,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公安交通报警服务台,工作人员表示,已经记录该情况,将尽快前往现场核实清理。
【镜头五】小区神秘居民“僵尸车”里养伤鹰
2014年11月21日8时许,大庆市让胡路区龙新小区,一辆面包车内,有人养了一只鹰。王女士说,她早晨上班途经龙新小区时,突然被旁边的面包车里发出的声响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车内有一只体积和女士的大号手提包一样的鸟,长得像鹰。随后,王女士报了警。
记者到达现场后看到,红色面包车前车牌被掰掉一半,车内堆放着乱七八糟的杂物,那只鸟站在副驾驶上,车内可见禽类粪便。那只鸟的眼下有明显伤痕,已经结痂。该小区的几名居民说,该车停在此处有两三个月了,一直也没移动过。里面的鹰是该小区一居民养的,也不放出来,对小区其他居民没造成影响,所以大家也没在意。
【应对僵尸车】
1、从立法角度规定“僵尸车”的回收处理事宜,例如停满一定年限的“僵尸车”,无论车主是否现身,管理部门都有权将其拖离并交给废旧物品回收公司拆解,使这些“僵尸车”回炉,发挥新的用途。
2、对于小区里的“僵尸车”,应该建立档案,把车主信息、停车时间等记录在案,以方便有关部门展开调查。
3、除了买卖“僵尸车”外,有关部门还可号召市民将“僵尸车”捐献出来,统一维修后作为公共资源放置在公交枢纽、轨交站点以及边远小区等处,提供给有需要的市民或外地游客有偿使用,并告知他们用后及时归还,使“僵尸车”成为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4、车主可以把仍能正常使用的“僵尸车”低价变卖给有需要的市民,这样既节约了社会资源又方便了他人。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