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森工跨界干仓储转型拓新路 年可增收近亿元
2015-12-02 09:12:1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熙 邓磊 赵辉 马一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2月2日讯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森工林区,近距离感受了转型中的我省森工因地制宜、深入挖潜、独辟蹊径地发展仓储,由大仓储带来的大兴旺。

  粮食在粮食主产区,仓储和运输一直是农户、农场乃至农业县自身难以突破的瓶颈,存粮难、运粮难,是“大粮仓”丰产不丰收的症结之一。转型中的我省森工林区,敏锐地发现了周边粮食主产区的这一难题,也由此寻找到了一项非林非木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他们凭借一条铁道线、一座贮木场,不仅盘活了由木材“减伐”直至“停伐”而闲置起来的资产,实现了经济从“独木支撑”到“多业并举”的转型,而且最大力度地支持了我省“大粮仓”建设,为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三江平原腹地,迎春、桦南、双鸭山、鹤北等林业局的粮食仓储中心,一排排送粮的车辆,一眼都望不到头。

  在鹤北林业局仓储中心的粮食收购现场记者看到,络绎不绝的送粮户,源源不断的拉粮车,把粮食仓储产业捧得红红火火。来自桦南县的丁兆平说,这个收粮点价格合理、服务到位,卸车快、回钱也快,即使路途稍远了点,还是愿意把粮食卖到了这里。送粮户张伟告诉记者:“从昨天就开始排队,到现在车才进来。我家月初开始送粮,每天能送50多吨,到现在已经送来500吨粮食了。”从2009年到2014年的5年间,鹤北林业局先后引进5家粮食仓储企业。今年初,他们又谋划着把几家企业整合起来规模发展,重点打造了工业园区,引进了央企中航国际。经过紧张施工,园区里的粮食仓储、加工、物流能力,已经由原来的几万吨猛增到了50万吨。鹤北林业局局长冯德刚告诉我们,林业局在现有仓储能力55万吨、覆盖13个农场基础上,将继续扩大规模,实现百万吨仓储、加工、物流能力,以期汇集更大的人流、物流,打造成我省森工林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让周边老百姓手中金黄的粮食变成林区的“黄金产业”。

  在小兴安岭山脉西北坡的松嫩平原尽头,沾河、通北林业局也做起了粮食仓储的大文章。

  通北林业局借助省政府大力推进以农养林改革实验区的契机,积极发展种植业,粮食年产量约2亿公斤。为此,他们把仓储、加工、运输,一股脑儿地都做了起来。不仅试种成功了我省唯一的高寒冬小麦,还用传统的石墨研磨方法,加工成了“一箩到底”的高寒冬小麦面粉和挂面。2014年10月,通北林业局招商引资建起了占地38公顷的源晟粮食仓储基地。基地采用占地面积小、通风效果良好、挪动方便灵活的千吨囤储粮,167座千吨囤里已经储存16万吨,基本能够满足计划收购50万吨粮食的存储需要。目前,除面粉、挂面外,糕点、面包、方便面等都已列入了通北林业局农产品深加工计划当中,预计今年林业局将实现产值5亿元,直接、间接拉动就业万人以上。

  一业兴百业旺,业兴民富企强。

  森工林区最早探索粮食仓储加工产业的迎春林业局,从2009年起,共为职工群众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卢德喜,就是其中的一名转岗职工。2009年,林业局在原来的木材加工厂基础上,建起了占地65万平方米、辐射周边3个县市和8个国营农场、覆盖1000多万亩耕地、仓储能力100万吨、一次装运车皮80节、年吞吐量120万吨的粮食仓储加工园区。原木材加工厂74名职工,全部被调整到了粮食仓储加工缺员岗位,卢德喜也从此干起了夏天基础建设、冬天粮食烘干的工作。卢德喜告诉记者:“收入还不错,月工资2400元左右,工资稳定还有五险一金。”从林业局贮木场转岗的粮食保管员孙淑花,也非常满意现在的工作:“每天早晨到电脑前检查库温、到库里查垛、排热风送冷气,核心就是确保粮食品质,比原来工作的技术含量高多了。”

  据统计,桦南林业局总仓储能力已经达到了90万吨;双鸭山林业局升昌粮食仓储基地烘干能力也达到了100万吨;沾河林业局的大连良运集团仓储项目,总仓储能力90万吨,4条铁路专用线8.1公里长,年吞吐量200万吨,辐射周边4个大型国有农场、7个乡镇,共1200多万亩耕地,2014年带来了180万元的收益。更值得一提的是,迎春林业局的粮食储运,不仅结束了三江平原腹地部分地区卖粮难、粮食售价低的历史,还被省粮食局正式纳入了地方国家粮食购销体系。

  依托贮木场、铁路专用运输线的便利,以及地处粮食主产区的地缘优势,“十二五”期间,森工林区粮食总仓储能力已接近400万吨,年可增加收益近亿元,安排职工就业近3000人。大仓储、大物流,已经成为森工林区突破经济转型瓶颈、走出产业发展新路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成了致富一方百姓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