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8日讯 作为父母,你是不是非常关心并在意孩子的健康?可是你知道吗?不是孩子不感冒、不生病,孩子就没有问题了。眼下,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性早熟,正在以逐年递增的趋势增长,关于性早熟的相关知识,为人父母,你真的不能不知道!
那么,性早熟有什么危害?都有哪些因素可以导致性早熟?12月3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油田总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负责人吴春燕。
每年七八百人就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在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由家长带着来看性早熟的儿童越来越多。据吴主任介绍,仅她看过的性早熟儿童,每年就可达到七八百人之多,其中,以女孩居多。
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或是造成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那么,何为性早熟?恐怕在很多家长的概念里,没有这样的词汇,也极少注意和了解。通常来说,女孩在8岁前乳房开始发育,10岁以前来初次月经;男孩在9岁前外生殖器增大,睾丸、阴茎增大,出现阴毛,开始变声,甚至出现了胡须等。
相对比而言,男孩的性早熟其实不容易被发现。当家长发现上述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时,往往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
对“高危”食品敬而远之
吴主任介绍说,很多家长对性早熟的认识不够,甚至孩子已经出现了性早熟,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很多性早熟都是吃出来的。
生活水平提高了,做父母的总想把最好的东西捧到孩子面前,也不论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段,过分进补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尤其是对于一些身体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家长更是为孩子准备了不少补品。比如蛋白质粉、蜂王浆、海参、人参、冬虫夏草等,这些都不适宜给孩子过早食用。
除此之外,还要远离那些催熟的食物。如果你总觉得水果有营养,可以多吃点,那么就大错特错了。一些反季催熟的水果,还不如不吃。对于一些体质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还是尽量远离吧。另外,一些生长过程过快的家禽,比如鸡肉、鱼肉和猪肉等,其饲料中就有可能添加了某种物质,长期吃也容易造成性早熟。
蚕蛹和蜂蜜,在发育期之前的孩子,不建议食用。豆制品因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不建议多吃,尤其是男孩。
零食和快餐类的食品,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吃,“管住嘴”很重要。
对外界不良刺激说“不”
那么,是不是把住“吃”这一关就ok了呢?
吴主任告诉记者说,长期熬夜、强光刺激和电视或书本上激情内容的刺激,都会影响孩子内分泌中枢系统,也是造成孩子性早熟的“凶手”。
如果有可能,让孩子少接触塑料制品,餐具尽量选用瓷器的,同时,少用洗涤产品。可以用醋、盐或温水洗涤,都好过化学制剂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伤害。
除了上述因素,病理性的原因也会导致儿童性早熟。比如肿瘤、甲状腺激素低下和障碍性病变等。
性早熟的危害很大。身体的过早发育,会让孩子意识到与其他孩子的区别,从而很容易就产生自卑的心理。
像那些过早来月经的情况,会让不少孩子手足无措,从而感到害羞、紧张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最重要的一点,性早熟还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让孩子抱憾一生。
性激素的提前催发,骨骺闭合也会随之提前,生长期相应变短,先长后不长,最终造成身材矮小。
男孩可能不超过1.6米,女生则不足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