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8日讯 冬季的鹤城,虽然室外已不见绿树鲜花的踪影,但来到泰来县胜利乡黑帝村,风吹过早已变黄的草地,让这片金黄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纹,给原本“休息”的田地带来生机。
虽然眼前的草地已经枯黄,但可以想象待到明年春天时,这里将是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呢。”一位村民的话让记者感到意外,到底现在种植了什么作物,才使以往的不毛之地变成今日绿洲呢?
“这以前就是沙包地,既不长庄稼也不长草,大家都愁坏了,现在种了紫花苜蓿真是大不一样了。”黑帝紫花苜蓿合作社理事长代所连向记者介绍,紫花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种植紫花苜蓿不仅可为畜牧养殖提供充足的优质饲草,还能起到改良土壤、促农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
由于季节的原因,虽然暂时看不到绿油油带有紫色小花的苜蓿草,但蓄草棚内,金黄色的苜蓿草被打包成上万个立方体,整齐地摆放着。“我们现在有两个棚,一共存储了1000多吨苜蓿草,已经有不少客户前来订购了。”代所连说,“我们现在一共种植5000亩苜蓿草,亩产达到2000斤,每斤可卖到一元钱,村里的老百姓心里也从原来的观望态度转向了对苜蓿种植的支持,现在已有720人。”
种植紫花苜蓿使原有风沙地得到有效治理,自然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有效促进生态平衡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紫花苜蓿一次种植可连续收割8年左右,出售牧草同时还可促进传统民族牧业向现代牧业发展。“我们还将建设可容纳800多头牛的牛舍,在保障牧民收益的同时,使合作社走上产业链经营模式。”提到合作社以后的发展方向,代所连表示要走科学化道路,让村民们的富裕之路也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