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25日讯 讷河市从乡镇和市直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26个软弱涣散村、11个贫困重点村和8个其他薄弱村挂职,所在村发生巨变:村容变靓、村路畅通、村民增收、干群融洽。昔日的“后进村”,迸发“后劲”和活力。
日前,记者来到了二克浅镇前卫村,正遇村民们卖秋粮。村民李跃福指着村前硬化后的柏油路说,以前这村路凸凹不平,一下雨,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困难。“每年卖秋粮,就怕遇到雨雪天,这回再也不用担心路不好走了。”李跃福说的这条路,是今年从镇上下派到村中任书记的孙禄来后修的。
孙禄到村以后,不搞村支书“一言堂”,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人心顺了,思路活跃了,在干群齐心协力下,前卫村党支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硬化了2公里的村屯道路,建了一座1200平方米的村民休闲广场,种植绿化树木3000株,村容村貌大变样。
今年学田镇辽源村的李旭东在下派的村支书鲍家才指导下,种植了一百亩的精小米,亩产400多斤。让李旭东没有料到的是,这两天,鲍书记通过各种关系给他推销小米,让他增收不少。“市里派的干部到村里真是干实事,扩大冷暖棚的蔬菜种植面积,规划筹建畜牧养殖小区,挣钱途径多了,村民的收入噌噌涨啊……”村民争相告诉记者下派干部以来给村民们带来的变化。
如今,讷河市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村组院落交农友、察民情、解民忧、助民富,根据群众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推倒干群之间的“隔心墙”。同心乡联盟村党支部书记范文利每周一准时到村接待室坐班;与村干部一起“坐镇”接待室,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干群之间没有了芥蒂。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自讷河市加大后进薄弱村整顿工作以来,挂职干部实行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开展、矛盾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法”,共走访农户1600余户,与村屯干部谈心、谈话430人次,累计化解各类矛盾问题近400件(次),促使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据统计,自今年6月至今,挂职干部“局村共建”共协调各类项目资金1217.8万元,有效推进了村屯环境整治、泥草房改造、扶贫开发、自来水管网改造及村级活动场所配套等工程项目建设,为后进薄弱村整顿建设注入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