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倾力投民生百姓享福祉 粮都富锦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2015-12-25 10:26:24 来源:东北网  作者:于长顺 丛兴云 王明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5日讯 (于长顺 丛兴云 记者 王明菲) 2015年,富锦市委市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当作最大的政绩,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了六大民生工作目标,涵盖了群众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岁末,六大民生工作各项任务如期完成,件件落到实处、落到百姓的心坎上。富锦市委、市政府向全市48万人民交出了一张优异的民生“答卷”。

  城乡建设——愈变愈靓的民生风景

  城市发展,城建先行。今年富锦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做好了百姓民生工程,可以说“每一道题”都取得了“高分”。

  今年9月底,富锦市已经全部完成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共完成楼体改造84栋,改造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50%节能建筑标准。对7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

  以改善普通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为立足点,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征收822户,征收面积4.894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5.3万平方米,六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5.5万平方米,项目开工率为100%。

  此外,投资8918万元,对全市道路进行了养护与修复。新建水冲公厕6座,并对原有52座旱厕、22座水冲公厕进行了系统检查和维修;新开通4条公交线路,并完成了73台公交车更型换代工作,现已投入运营;查处违法建设35处、违建面积约3,286平方米,拆除10处;完成该市11个镇216村的泥草(危)房改造2012户;完成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62处;完成10座危桥改造……

  社会保障——努力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从2015年1月1日起,富锦市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440元提高到500元,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到322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2700元提高到3500元,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到1837元。为了保证低保公正、公开,该市认真落实低保动态管理制度,集中时间完成城乡低保数据采集,进一步公开了城乡低保透明度,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2317户6449人,新增5228户8047人。

  截至目前该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14.29万人,参保率达97.4%;城市居民保参保人数974人,参保率达25.63%,顺利完成预定目标;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全部参保教师设立个人账户,并建立、健全已辞退民办教师财务会计、统计和内部审计等管理制度,累计发放教龄补贴43.57万元;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今年累计拨付失业保险金619万元,拨付率为100%。

  该市把维权工作重点放在农民工工资支付上,全年收缴保障金318万余元,为工人讨回工资700多万元。对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保障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截至目前,共评价180户,常规巡察468户,涉及职工4200人,签订、鉴证劳动合同3000人。


  扩大就业-----发展民生的源头活水

  让群众有生存的技能和岗位,着眼于群众发展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是民生的根本。富锦市积极稳妥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引进了亚洲最大的单体粮库---富锦象屿金谷农产有限公司,现已安排当地农民和下岗职工近2000人,将来要扩大到3400人,每人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

  依托该市绿色产业园区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2公顷,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已有四个项目签署了入驻协议。

  截至目前,富锦市各级劳动部门共召开招聘会11次,参会用工企业42家,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吸引求职者近5000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1400余人。

  开展创业培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今年该市对500余人进行了创业培训,创业带动就业近2000人。同时还为下岗失业人员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09期,培训近6000人。

  公共卫生----无缝覆盖的普惠民生

  公共卫生事业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百姓幸福安康的重大民生问题。富锦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试点工作。

  医保政策再添惠民“礼包”。参保待遇的调整给人们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城镇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12万提高到32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由85%提高到92%,在职职工由80%提高到87%,城镇职工慢性病支付比例由50%提高至60%;调整的参保政策取消了转诊到医保局签字备案环节,在定点医院即可办理完成。

  制定了《富锦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方案》,社区中心的设施设备已经配齐,待验收后即可开展工作。积极争取乡村医生配备健康一体机项目,共争取50套,共计100万元。目前,设备公开招标采购已经完成,并已配备到位,现正在积极组织申报国省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共计60所。该市中医院主体工程和庭院建设已竣工,待完成供应室设备、消防设备安装和手术室、中心吸引和吸氧建设,即可搬迁。第三医院大楼主体建筑施工已完成近80%。

  在佳木斯市8家定点医院住院,出院后直接结算完成报销,切实解决了新农合老百姓报销负担。启动大病商业保险,从新农合基金中每人提取20元,为参保农民购买大病商业保险。为新农合尿毒症患者开展免费透析治疗,切实减轻了尿毒症患者的经济负担。


  教育均衡----发展惠民的公平举措

  教育公平是起跑线的公平。富锦市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不断缩小校际间办学差距,着力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让全市学子在普惠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总投资约1330万元,在四中校园西南侧新建建筑面积为5988平方米的教学楼,将第九小学整体迁出四中教学楼,将在2016年3月开学投入使用。

  今年所有中学生免费征订教辅资料已全部发放到位,其中高中114555册,初中108022册,总金额416万全部由市财政承担。坚决杜绝学校教师乱订滥用教辅资料现象。

  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已完成《基金管理使用方案》。聘请省、佳市专家和名师为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教师岗位技能相关培训2000余人次。利用网络平台完成国培项目,参加培训达2500余人,优秀率达84%。

  文化繁荣----民生富锦的精神动力

  不断加强精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正大街百年民俗风情街建设,筹建了富锦市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建设项目。不断加强市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乒乓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标准化体育场、冰上活动训练基地等设施。不断加强市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十三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十二座文化广场、一所老年大学,免费向市民开放。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场所建设, 40个文化中心村1000平米的文化广场建设全部完成。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围绕“德孝之城”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弟子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在公共场所发放《弟子规》、《伦理道德与健康》等书籍30000余册,光盘3000余盘,使1000多个家庭受益。

  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一是打“主题文化”牌。全年举办各类文化培训班16次,下农村进文化行辅导培训32次,为群众文化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德孝之城”创建活动、传统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突出文明、道德主题,开展150余场次的系列广场文化演出。二是打“群众文化”牌。文化流动演出车常年活跃在乡镇村屯、社区广场、学校军营,演出百余场、观看人数达万余人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欢乐大篷车”;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为农民义务放映电影3192余场,观看人数达7万多人次;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免费接待市民6万余人次、培训学员6000人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带动城市文化、镇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同步发展,100多个民间文化团体常年开展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