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市市校联合推动转型创新
2015-12-30 10:17: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郎艾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30日讯 (记者 郎艾迪) 2015年,大庆的“民间共识”与“高层决策”实现完美碰撞,大庆市市委把市校深度融合发展纳入事关大庆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

  基于市委市政府对市情的深化认识和科学判断:推动大庆转型发展必须发挥现有优势,寻找新的支撑力量。石油石化是大庆的产业优势,城市基础设施是大庆的基础优势,地处“哈长城市群”节点是大庆的区位优势,高校科研院所是大庆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强市校合作,就是为了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战略上共识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来袭,各地开始更加注重转换发展动力、推动创新发展。大庆机不可失,且有现实基础和优势。

  客观审视,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庆城市相伴而生、相伴而兴。职业学院、师范学院、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高职高校和科研院所,伴石油石化大企业发展而诞生,主要为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人才、技术、智力等服务;本世纪初,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哈医大大庆校区和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等科研机构集中进驻,大庆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实现历史性突破;近年来,伴随创新发展大势而融合,高校科研院所的智源与城市发展的资源充分嫁接、创新链与产业链充分对接。

  “十二五”以来,驻庆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大与中直石油石化和地方企业合作力度,共转化科技成果177项,一批高科技项目在大庆转化、落地、成长。这个资源和优势,在全省仅次于哈尔滨市,地级城市中十分少见。

  如何更好释放大庆长期积蓄的科技和人才潜能?今年以来,市委书记赵铭、市长韩立华多次走进高校调研,详细了解高校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智力支撑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和科研成果,提出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地释放创新驱动潜力,为大庆产业发展、全民创业等提供新动能。

  这一战略的提出,得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热烈拥抱和高度共识。在日前召开的市校合作联席会上,高校科研院所领导同志纷纷表示,“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是有效释放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和人才红利,助推大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部署”,“既为大庆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也是驻庆高校科研院所难得的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战术上联手

  市校融合发展战略确定以来,地方和高校深入对接沟通,注重从战术层面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推动市校合作工作有序开展。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注重创新、讲求实效,全面融合、重点突破原则,制定了《关于加强市校合作促进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初步明确36条合作意见,并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致力推动大庆城市转型发展和高校建设,成为推动市校融合发展的“总纲”。

  共建大学科技园、共建研发基地、共建成果转化基地、搭建产学研对接交流平台、培育科技市场、探索设立大庆创新引导基金,深化科技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看得见、可操作。

  开展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推动教育教学交流、有序开放高校科研教育资源、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融合发展城市文化……整合资源利用、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的成果,注定惠及全体市民。

  支持高校引进高端人才、共建人才培训体系、加强人才交流、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共建见习实习基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强化人才合作、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将源源不断释放出大庆人才“红利”。

  发挥高校智库和外脑作用、支持高校人才参政议政、开展应用性额课题研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作用会更加凸显。

  同时,建立了市校合作联席会议、专题会商、现场办公、专项推进、信息共享、总结评估等制度,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驻庆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创新力凸显

  市校深化合作是长期战略任务,也是现实工作,既要从战略高度着眼,更须从具体项目着手。一年来,地方和高校都开始“动起来”了。

  杜尔伯特县同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食品学院和大庆师范学院经管学院等院系主动对接30余次,与八一农垦大学确定在旱田水田综合试验示范、健康食品研发、“互联网+”等9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互联网+畜牧业”项目计划明年1月份在胡吉吐莫镇9个规范化牧场先期开展,牵线吉禾生物科技与高校合作研发出的生榨五谷豆浆新产品投放市场后一炮打响,每天以10家加盟店速度快速发展。

  大同区紧紧围绕棚室产业、中药材加工、农产品检验检测等重点领域,积极主动与国家农科院、八一农垦大学、省农科院大庆分院等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建成“863”成果转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寒地果蔬生产基地、八井子农业科技主题公园、高台子省级科技园区、大同镇航天果蔬示范园区等科研基地。日前,区里争取到省农业开发项目资金1724万元,其中500万元用于农业物联网系统建设,与八一农科大学合作,辟建了农业物联网示范园区,将成为全市首家应用物联网系统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萨尔图区成立创客实训公司、创客联盟,目前已启动大学生创客旅游等10家创客实习实训企业,近3000名大学生获得实习训练机会,与大庆职业学院、东北石油大学共建就业创业服务基地,即将达到运行条件。红岗区成立微企创业园科技孵化服务中心,内设东北石油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重点为辖区石油装备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肇州县已与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师范学院分别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和“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基地,每年暑期可提供实践岗位50余个,吸收20余名实习大学生就地就业。

  随着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科技和人才的创新驱动力注定将持续放大,成为大庆转型发展的强大支撑力。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