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师大校友秦艳友和妻子创网站8年帮1350个"宝贝"回家
2016-01-06 09:39:03 来源:生活报  作者: 宋菲 秦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6日讯 近日,哈师大校友秦艳友和妻子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的消息在哈师大校友的朋友圈里传开了。作为“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创始人和管理者,秦艳友和张宝艳夫妇在创建网站的八年时间里,共帮1350个家庭团聚,其中有9个黑龙江人找到回家的路,正是这种“大爱”让夫妇二人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5日19时许,记者在央视网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投票区看到,秦艳友和张宝艳夫妇投票数已接近44万,在22个候选人中居于领先。5日,记者辗转电话联系到了秦艳友夫妇,听他们讲述了“宝贝回家”背后的故事。

  孩子走丢过一次知道那种痛

  今年53岁的秦艳友1985年从哈师大物理系毕业后,回到吉林老家,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秦艳友的妻子,54岁的张宝艳,2007年辞去银行工作,专心管理“宝贝回家”寻子网,现在秦艳友给网站做技术支持,而张宝艳则协调全国志愿者,给更多孩子“找家”。

  “孩子丢了的滋味太难受了,我要帮更多的人找到孩子。”秦艳友告诉记者,儿子四岁时,有一天跟姥姥在商场里走散,秦艳友和爱人得知后犹如晴天霹雳,幸运的是,孩子最后凭借记忆自己走回了家。虽然有惊无险,但秦艳友和妻子切身体会到了丢孩子的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秦艳友说,从儿子“走失”后,他们夫妇开始关注被拐儿童,寻找有效的寻亲方法。为此,秦艳友和张宝艳写了个名为《路有多长》的三十集的电视剧本,虽然剧本没有拍成电视剧。但2007年秦艳友和张宝艳商量后,按照剧本里的模式自费创办了“宝贝回家”寻子网,免费帮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帮助流浪、乞讨、卖艺儿童回归正常生活。

  “宝贝”里有9个龙江人的名字

  从网站创建至今八年里,有1350人成功回家,黑龙江有9人。打开“宝贝回家寻子网”,记者在失踪地点输入“黑龙江”字样,共出现335条寻子记录,最近的一条记录是2015年12月13日,我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的一名7岁女孩失踪。

  张宝艳告诉记者,在千余个成功寻亲的案例中,黑龙江小伙李红柱让她记忆犹新。历经希望、失望、再次希望,到最后的成功,李红柱被拐26年后终于见到了家人。张宝艳介绍,2014年,志愿者“冰凌雪”收到29岁的李红柱来信,要求找家,所描述的情况和她目前跟进的一个案例情况基本一致。但经过DNA鉴定,李红柱并不是那个孩子。“冰凌雪”帮他在网站做了登记,记录下了他的详细信息。

  1985年出生的李红柱,约6岁的时候出去玩,被拐卖到了河北省沧州市农村的一户人家,四年后,又被卖给了山东德州宁津县田庄乡西大苑村的一户人家。1995年,李红柱在德州养父母家上了两年学后辍学打工,由于没有身份证、没有没有户口,没有单位用他,只能东一家西一家地打零工。在颠沛流离多年之后,虽然终于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住处,但是李红柱想要回家的念头却愈发强烈。

  张宝艳说,李红柱提供的家庭信息并不是很清楚,只了解到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他记得老家有三间房子,房子外墙抹的是黄泥等这些简单信息。张宝艳将李红柱的帖子发到了网上,同时,李红柱也到公安机关报案。随即,黑龙江、河北、山东多地警方联合破案,在李红柱的养父母那获取信息成功抓获人贩子孙某,通过孙某找到李红柱的家庭住址,DNA比对成功后,2015年1月,被拐26年的李红柱终于与家人团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