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6日讯 (记者 陈显春)记者6日在中共绥化市委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获悉,2016年是绥化“十三五”开局之年,该市将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速绥化农区现代化进程。
“十二五”期间,绥化全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由全省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2015年,该市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平稳持续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74亿元;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该市11个重点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036户,产业项目建设总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现代农业建设升级发展,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69.2亿斤,实现“十二连增”,该市被国家确定为粮食高产创建整市地整建制推进试点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015年启动了绥化东部生态新城建设和三年棚改攻坚计划,26个乡镇列入全国重点小城镇,16个乡镇列入全省小城镇“百镇”试点,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启动38个重点镇、176个示范村和达标村建设;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48元和11175.6元,贫困村由513个减少到308个;“法治绥化”、“平安绥化”建设成效显著,群众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源于“十二五”时期扎实有效的工作,绥化市在项目上、农业上、基础设施等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时期,绥化迎来经济社会发展大有作为的时期。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绥化全市将围绕“三个导向”,坚持“四化联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其中主要预期指标是,GPD增长7-7.5%。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产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做长产业链和价值链,特别是面向哈尔滨市场,打造供求关系稳定的大城市菜篮子;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一批家庭林场、家庭牧场、蔬菜农场,培育一批示范社;引导农民精种养,引导龙头企业精加工,引导流通企业精销售,推动由产加销向销加产转变,推进“种得好---销得好—种得更好”;围绕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围水增效,做足水文章,建成围水项目,做强围水产业,发展围水经济。
2016年,绥化全市继续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主线,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立足绥化域内消费需求和哈大等域外消费需求,努力做大绥化第三产业。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重点基础项目建设、科技园区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力争建设重点乡镇42个、示范村达标村330个。完成100个重点村整村推进、1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任务。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速绥化农区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