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十三连冠”
2016-01-08 09:50:30 来源:大鹏新闻网-牡丹江日报  作者:刘彤宇 张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8日讯 2015年,牡丹江市继续深化农业“一带六区”产业发展框架,特色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稳步提升,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能力不断增强。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万元,增幅保持两位数,在全省实现“十三连冠”。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特色农业作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不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破解可用耕地有限的实际问题,紧贴国家和省扶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一边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能力,一边引“金融之水”,不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并把这些主体作为推动特色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攻坚力量。

  2015年,在“一带六区”框架的支撑下,以食用菌、畜牧业、果菜、白瓜子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不断升级,成为拉动我市农业增加值、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原动力。

  目前,全市食用菌栽培规模已达到41亿袋(块),总产量突破200万吨,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其中黑木耳、猴头菇、滑子蘑三大主菌种栽培规模分别占全国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八分之一。畜牧产业继续突出“两黑一白”骨干品种,构建起了中东部肉牛、中南部生猪两大产业板块,同时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畜牧产品不断向精品行列迈进,全市肉牛、生猪出栏量分别达到20.5万头、190万头,畜牧业实现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5.5%。全市蔬菜面积达到37万亩,棚室菜规模达到5.3万亩,其中累计建成千栋以上蔬菜基地8个,打造了牡海宁为主的中部蔬菜产业板块。林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建续建了林口龙爪镇沙棘、东宁大肚川镇大榛子等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有效带动了全市林下经济向骨干品种集中,向区域化集聚,全市新增坚果林5.15万亩,浆果作物1.71万亩,北药1.11万亩。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