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龙凤公安分局与群众发起“指尖对话” 建立5类微信群
2016-01-18 10:14:42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8日讯 135名民警,守护辖区30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警民比例约1:2200,如何使有限的警力发挥最大效能,是龙凤公安分局领导班子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该局把警务工作搬到了智能手机上。通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微警务”表现出隐形力量巨大、节约办案成本、缩短办案时间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11日10时许,记者走进龙凤公安分局社区警务队,感受“微警务”独特之处。

   指尖上的对话

  公安工作中,警种之间各有分工,对于社区警务队来说,居民信息统计就是重中之重,也正是这个原因,“微警务”工作首先在社区警务队尝试展开。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微警务”于2015年12月9日开始试行,截至今年1月9日,共建立5类微信群,群成员966名,订阅关注278人。

  针对提供线索的人员特征分析,保安47条,群众35条,物业经理29条,农村治保会工作人员23条,楼长14条,物业收费员7条,其他物业工作人员6条,计生员5条,格长4条,车棚管理员和社区工作站人员各2条,商场工作人员和校园工作人员各1条。

  龙凤公安分局政委张宝东说,借助微信的沟通功能,尝试推广“微警务”新型办案方式,与群众开展“指尖上的对话”,调动群众参与到社会治安防控中来,比如环卫工、龙凤区34家物业公司以及各个社区工作站,他们每天行走于大街小巷,一旦发现交通设施毁坏、消防隐患等问题,第一时间拍照发到微信群里,民警立即处理。这样一来,防控工作做在前,大大减少了治安案件或交通事故的发生。

   微信举报一经查实就有奖

  龙凤公安分局“微警务”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得到了辖区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和广大群众的有力支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后,社区队又建立了龙凤公安分局专业微信平台“订阅号”,它集五进七讲、人民报告、业务资询、为民服务、治安管理、警情通报、线索反馈、警民沟通等功能于一身,居民关注后,不仅可以查看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有问题需要咨询,只要回复关键字,系统还会自动回复。

  另外,为了推进“微警务”工作,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只要提供的线索查实后,警方会给予一定红包奖励。

  截至目前,该局根据参与者提供线索情况,已进行一次评比,并对部分参与者给予奖励。一位领取奖励红包的大娘说:“我今年50多岁了,第一次收到公安局发的红包,一定发动家人都来参与。”

   “微警务”案例

   拉杆箱物归原主

  去年12月29日21时许,一名格长在社区七队防控群内求助,说朋友的孩子从外地乘火回大庆,在东站坐一辆红色出租车,下车时将拉杆箱忘在后备箱里。

  孩子正在考研冲刺阶段,箱子里装着很多学习资料,家长和孩子都十分着急,求助民警和群友帮助寻找。

  群里立即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转发消息,同时,管理员向求助者了解出租车颜色、特点、乘车路线等详细信息后,又把详细情况转发至分局各个防控微信群。

  不久,社区四队防控群有了回音,安泰出租车公司司机崔师傅看到消息后,通过手台呼叫,找到这辆出租车,拉杆箱回到失主手中。

  当社区四队民警刘厚鑫将找到拉杆箱的消息发到群里时,大家纷纷留言,给民警点赞,有的人还发红包庆祝,虽然只有几分钱,但每个人心里都是暖暖的。

  紧急寻回轻生女子

  1月6日20时许,龙凤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到一男子报警说,妻子心情郁闷出走,可能服药轻生,请求警方帮助寻找。

  接警后,民警一方面根据男子妻子的行动轨迹查找旅店和宾馆,另一方面将男子的求助信息以及其妻子的身份信息发到各个防控群,各防控群又转发至旅店、宾馆等行业场所群。

  很快,男子便找到已服药的妻子,及时抢救脱离了危险。

  保安拍照“治理”违停

  去年12月17日,东城领秀小区保安在巡逻中发现一些车辆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随即,保安将违停车辆的照片发到社区一队防控微信群里,队长温晓光赶到现场,对这些车辆下达违停告知单12张。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