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9日讯 无声的邮票,能讲述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能展现祖国的锦秀河山。精巧的外观、浓厚的底蕴,让72岁的韩凤山老先生从最初的兴趣演变成爱好,从爱好到一掷千金地收藏,相伴走过50载,他的人生已与小小的方寸世界紧紧相连。
自家书房成收藏馆
书房内墨香四溢,书架、书桌上整整齐齐摆放各种集邮书籍和集邮册,仿佛是邮票的陈列馆。
这是记者走进九洲花园韩凤山老先生家中的第一印象。

“这是第一轮生肖票。”韩老先生翻开一本集邮册展示着沉年的“芬芳”,赫赫有名的猴票方联也在其中。“从1980年开始,我国发行第一轮生肖票,今年已是第四轮发行生肖票。”韩老先生一边介绍,一边将前三轮的生肖票集邮册翻开,“第一轮的猴票最贵,单票已超万元,其次是鸡、猪、狗、鼠生肖票,第二轮的龙票,备受集邮市场的热捧。”
贵重邮册遗憾丢失
韩老先生不无遗憾地道出一段小插曲,第一轮生肖票全套邮册,由于备受人们喜爱,他在大学读书的小女儿便将这套邮册带到学校,让同学们欣赏,没想到保管不慎丢失了。让韩老先生至今心痛不已,从此以后,韩老先生的邮册再也不敢外借。
韩老先生说,他与邮票有种天生的缘分。年轻时在乡政府工作,常接触书信,对信封上鲜艳夺目的小小邮票爱不释手。随之对邮票有了研究,越研究越感兴趣。
从爱到痴全国淘票
每年到邮局买新发行的邮票成了他一年中的大事。37年来,排队购买生肖票,让韩老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而且是乐此不疲。无论公出还是旅游,他都到当地购买当地的景点纪念明信片和首日封,盖上当地邮戳,作为留念。
经济特区首日封、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首日封、杨虎城诞辰一百周年首日封、龙门石窟首日封等都被他珍藏着,作为历史的见证。
只收不卖留给后代
韩老先生,只注重收藏,并不在乎邮票收藏带来的价值,“我的邮票不卖,都要传给后代。”
20余本集邮册,饱含着他多年对集邮的执着和热情,市场上很难淘得到的精品,韩老先生手中也有。
每年发行日,已经成为开年集邮市场的热点。“今年第四轮生肖票发行,1月5日一早像往年一样去集邮大厅排号,购买了五套。”被韩老先生收纳到第四本生肖票的邮集册中。
韩老先生的集邮爱好,也影响着老伴和儿女、孙子孙女,他们都对集邮情有独钟。他也通过集邮,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与老收藏迷们交流切磋。记者金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