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加格达奇1月19日讯(特约记者 曹伟)绿色产业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六大接续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实现了从低位起步向高位跨越的历史性突破,绿色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由分散生产、加工、销售的自发阶段向政府引导、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千家万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呼中黑木耳科技引领“铸黑金”
黑木耳3200万袋,产量1280吨,实现产值1.1亿元。这是呼中区发展黑木耳产业交出的可喜“成绩单”。
近年来,这个区强化科技支撑,引进了“微喷、全日光栽培、小孔出耳、棚室栽培”等8项新技术,投入科研经费20万元,研发的麦饭石有机微肥添加技术,使黑木耳产量由每袋平均9钱提高到1两2钱,产量提高了30%。成功注册了“呼中”麦饭石黑木耳商标,通过了QS产品认证。投入资金新建了罐装木耳生产线,将麦饭石黑木耳包装为“拉罐式”进行销售,每罐3两售价在45元,网上售价达到70元/罐。
为推动黑木耳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这个区按照“产业规模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北极尚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集菌种研发、菌包生产、食用菌精深加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加工厂,年可生产三级菌包500万袋、加工食用菌300吨。成功研发了压缩木耳、食用菌即食产品、山特产品礼包等高端产品,实现产值1.1亿元。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呼中区黑木耳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基地示范、职工参与、合作社互助、公司精深加工”的发展模式和基地标准化、企业龙头化、研发科学化、营销市场化的产业链条。
阿木尔北极冰创造出的蓝莓新“财富”
小拇指甲盖大小的蓝莓果拉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
昔日的“高寒禁区”阿木尔,如今已成为生机勃勃的中国蓝莓小镇,尤其让林区人自豪的是精深加工后的蓝莓酒,香味飘出北国林海,萦绕在全国50余个城市。
被誉为人类最健康的五大食品之一的蓝莓,现在已经在很多地方被广泛人工种植,不过要追求营养价值,还得是野生蓝莓。阿木尔林业局野生蓝莓分布面积达210万亩,蓝莓总储量达0.5万吨,年允收量0.3万吨。
近年来,阿木尔林业局积极推进蓝莓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工作,引进的北极冰蓝莓酒庄是集产品研发、果酒生产、窖藏销售、文化展示、休闲度假、商务洽谈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蓝莓酒庄,年可加工野生蓝莓能力为3000吨,已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发展蓝莓产品精深加工的“龙头”。
“北极冰”蓝莓酒口感醇厚,酒香四溢,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广东、北京、哈尔滨、香港等地的游客品尝到“北极冰”蓝莓酒系列产品后赞不绝口,都纷纷买些带回家乡馈赠亲朋好友。目前,“北极冰”蓝莓酒已销售至全国50余个大中小城市,旗舰店和代理商现已增至130家。
“十二五”期间,阿木尔林业局将以推进中国北极蓝莓产业园、打造蓝莓全产业链为核心,把建设具有众多蓝莓元素、浓郁蓝莓特色的中国蓝莓小镇作为首要任务,推进一、二、三产业在蓝莓上的深度融合,为北极冰蓝莓酒庄加速发展提供更大的舞台,建立更广的空间,创造更高的价值。
肉价永不变松岭金岭牧业公司的“森林猪”事业
排骨38元一斤,五花肉28一斤,这是加格达奇专卖店的价格。老顾客们刚开始都为肉店捏把汗,这实力得多强才能抵得住诱惑、扛得住损失呀!可后来他们明白了,这是松岭“森林猪”独有的勇气,而这份勇气,源自于对自身品质的信心。
2012年,王双全看好了大兴安岭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森林猪”产品良好的市场前景,在松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金岭牧业公司森林猪养殖场。
为保证“森林猪”肉质鲜美、肥而不腻,这家公司选择了国家保护猪种“东北民猪”与瘦肉型公猪杂交二代,并合理调整放养密度,放养季节按时间段进行轮牧放养,合理控制森林猪的运动量,杜绝了“森林猪”的“吃肥跑瘦”。
今年6月,这家公司成功注册了“库尔河森林珠”牌有机森林猪商标。分别在小扬气、加格达奇设立了森林猪肉专卖店,在哈尔滨建立了两家专卖店,先后与大连今日食品有限公司、牡丹江雪乡食品公司、哈尔滨金屋团购有限公司签订了供销协议。据了解,这个养殖场年均出栏生猪400余头,产值200余万元。
金岭牧业公司创办人王双全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发挥养殖场“森林猪”养殖龙头作用,采取“龙头+基地+养殖户”的模式,吸收更多的林区职工群众参与到森林猪养殖中来;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和消费者心理接受度,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反弹琵琶,以销带养”;建立“养、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将开发各类精深加工肉制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