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 打造新型金融业态
2016年,道里区将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加快“五区”建设、构建“四大板块”为引领,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和“招商年”活动,全年计划实施大项目100个,总投资14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3亿元。
据介绍,2016年该区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哈尔滨创新性金融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时尚产业,围绕打造“中国欧陆文化之窗”、国际旅游时尚名街,优化购物环境,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商和高品质服务业项目,提升中央大街等五大商圈商业业态和旅游产品层次。高标准规划建设哈尔滨外滩和松花江沿岸景观长廊,推进长岭湖及周边生态休闲度假景区建设。发展壮大总部楼宇经济,依托尚志大街、友谊路和群力地区,打造一批税收亿元以上的特色总部楼宇。培育创新型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计划,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产学研,银政企”合作体系,鼓励和支持众创空间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双创”助推中小企业发展。聚焦工业发展,优化新榆开发区空间和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等产业。完善道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力争利用五年时间,把新榆开发区打造成为产业特色鲜明、高效集约的临空经济产业支撑区,形成二、三产业协同拉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南岗 “五大工程”惠民生
2016年,南岗区将以提升民生福祉为目标,通过推进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城市建管升级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平安建设工程、文明城区创建工程等五大工程,努力将南岗区建成人居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庶、社会文明和谐的全国文明城区。
南岗区将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惠民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学校5所,市级特色学校6所,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做大南岗教育品牌。积极建设“智慧健康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电子档案和健康卡“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将免费健康体检受益人群逐步扩大到60岁,重点人群体检率达到70%以上。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洁净如家”工作理念,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打造“干净、整洁、有序、靓丽”的城区环境。继续开展征收征地攻坚战,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启动实施绿化彩化项目59项,新增绿化面积3.2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3.2%。此外,南岗区还将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南岗区还将大力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程,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当好全市“创城”样板区和排头兵。
香坊 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
香坊区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全力建设工业强区、文旅新区、生态好区、智慧城区,力争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工业强区,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引领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强化技术创新为支撑,大力培育智能工业机器人制造、北斗卫星通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区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由传统配套加工业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转变。建设文旅新区,注重区域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旅游产业与工农业资源互补发展;规划完善涵括伏尔加庄园、新海都温泉、宝玉石小镇等旅游资源为主的养生度假旅游圈;聚合省植物园、远大生态园及在原松江电机厂林地基础上建设的劳动公园和规划建设的一苗圃休闲公园等生态园林优势,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圈;建设涵括永泰世界主题乐园与松松小镇、中国亭园、霍尔瓦特将军府、中国轴承工业展览馆等文化与历史资源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生态好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增强城区生态承载能力和宜居功能。加强大气和土地污染防治,积极推进香坊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土地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步伐,实施污染沟河治理,大力发展环保、生态经济,加快园林建设。建设智慧城区,以改革创新为牵动,强化全区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建立完善“大平台”快速响应,“大数据”资源共享,“大整合”部门协同,“大应用”整体联动的智慧城区体系。逐步实现政务管理透明公开、公共服务规范公平、服务百姓高效便捷的智能化城区管理与服务模式。
阿城 叫响文化旅游品牌
阿城区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举全区之力大招商、招大商;同时,谋划推进养生、休闲、文化、地质、冰雪等特色旅游品牌。
该区将瞄准优势产业,锁定龙头企业,选准招商对象,着力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力争全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七项产业,发展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及酒类饮料制造,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食品产业集群。推进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谋划养生、休闲、文化、地质、冰雪等特色旅游品牌,编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完善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服务功能和核心价值,推动晋升国家5A级景区;加快推进金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红星湖景区、大金都体育欢乐谷项目建设;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叫响美丽乡村阿城游品牌。发展新型建材产业,重点整合推进亚泰建材、冀东水泥等企业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推进住宅产业化。推进生态环保产业,以中农欣欣复混肥项目为基础,发展生物化工、绿色农资等产业,建设绿色农资化工产业园。加快养老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合众养老健康城、富氏隆颐养园等项目建设,集群发展养老养生相关产业,打造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养老产业链。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加快腾辉汽配物流园、泰和商贸城等项目开工建设,促进红星美凯龙红创家居广场项目尽快签约,积极吸引深圳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落地,继续推进现代交通产业园,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
道外 大项目引领工业转型
2016年,道外区将依托中石油哈分公司420万吨扩能等央企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加快促进哈一机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推动军民产品融合发展,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努力补齐工业经济发展短板。
道外区将做强工业经济存量,支持红光锅炉、团结锅炉等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建设年产1000台兆瓦级风电塔架项目、微煤雾化燃烧工业锅炉创新平台项目和年产2000蒸吨SZS大型燃气热水锅炉项目。同时,做优工业经济增量,加快推进亚泰哈水、华夏水泥、广利商混等建材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引进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支撑力强的工业企业,提升工业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集中土地、资源等要素配置,加强各项前期基础工作,探索辟建新型工业园区,为区域现有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工业项目引进落地搭建承接载体,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空间。此外,该区还将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立足产业集聚,发挥先锋路、长江路两侧区位优势,着重引进商贸综合体、现代电子商务等产业项目,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个,签约额21亿元、年度到位资金额8亿元;促进华南城二期、总部经济区二期、传化智能公路港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利昌B区和勤劳两个农民安置区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利昌D区建设,打造具有欧洲艺术风情的格林威治小镇。
呼兰 做大“北方药谷”
2016年,哈尔滨市呼兰区将进一步完善医药、绿色产品、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建设,带动经济协调发展。
呼兰区将着力增强应常态稳增长的产业支撑,抢抓哈尔滨新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利民开发区为龙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发力,谋划储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62个,总投资4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确保元亨生物异地扩建、蜂龙蜂蜜营养素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以医药产业和食品产业为重点,推动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放大产业集聚潜能,壮大“药谷”产业规模,实施哈药总厂异地升级改造等生物医药项目26个。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集中导入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呼兰河口湿地公园陆地乐园及冰雪乐园对外营业,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游、生态湿地游、美丽乡村游,策划、打造萧红故居、河口湿地等旅游精品线路;启动黑龙江影视城项目建设,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影视产业集群;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园,加速北斗应用成果转化,做大信息服务外包企业。
增强园区承载功能,推进利民开发区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续建阳明滩大桥北部联络线、呼口大桥至哈肇路连接线、哈肇路义乌段拓宽改造项目,打造内畅外联路网;推进黑小屯66千伏变电所建设,启动建设6万吨松花江水源利民净水厂、5万吨污水处理厂;盘点区域土地和城市空间利用现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平房 搭建现代产业体系
全力抓好长安福特汽车、可口可乐扩建等龙头产业项目建设;积极推介哈尔滨新区、哈南工业新城的政策环境优势,形成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着力吸引功能型、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进驻哈南中央商务区;借助哈尔滨金融谷等载体资源,全力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平房区将在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深入挖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大项目引路,2016年,平房区将全力抓好龙头产业项目建设,全方位为长安福特汽车重点项目服好务,抓好江森集团、弗吉亚等汽车配套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香港名气通等项目,构建东北三省最大的高等级数据中心集聚区;加大重点产业项目跟进服务力度,力促可口可乐扩建、百威英博啤酒二期建设等50个重点产业项目尽早开复工;充分发挥哈飞、东安、东轻等驻区军工产业集群的强大优势,积极对接争取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政策,打造军工产业强势发展板块。同时,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2016年,平房区将进一步加大哈南国际会展中心、哈南万达广场、苏宁云店等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推进力度,提升对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吸附和承载能力;以打通对俄电商物流大通道为突破口,构建以“中国北方电商物流仓储发寄中心”为核心的全国性对俄小包物流中心枢纽;围绕平房火车站周边、七三一士官楼区域改造,重点引进综合商贸、研发设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等项目和业态;以历史文化游和工业游为重点,深入谋划“哈南老工业文明博览园区”项目,力争年内启动。
松北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2016年松北区将谋划推进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88个,总投资70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1亿元以上。
松北区将围绕产业项目的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的基础功能配套,生态文化旅游的保护开发,民生事业的协调发展,全方位对接哈尔滨新区规划建设。构建沿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围绕万达文化旅游城打造一个现代服务业核心;打造蓝宝石、金属钛和石墨三条新材料产业链;做强北斗导航、网络信息安全、敏感元器件、无线通讯四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提升光电技术装备、特种激光装备、电气设备、机器人、燃气轮机五个高端装备产业园;建设研发、孵化、金融、服务、人才、创业创新六大产业项目要素保障平台。重点推动哈尔滨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宝力慧谷产业园等27个项目新开工,万达文化旅游城、泰豪文化产业园等34个项目复工,力争华美太古广场、香格里拉大酒店、航天三院钛合金等27个项目达产运营。打造占地10平方公里的区域金融总部集聚区,实现金融总部楼宇开工面积28万平方米;建设清华万博、3D打印等10个专业化产业园区,加快形成错位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全年力争新引进项目100个以上,协议引资额达到300亿元以上。重点围绕以3D打印、机器人、金属钛、光电技术、LED等核心产业展开招商,做优产业链上下游,放大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