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汤原放大资源优势产业扶贫有新路
2016-01-21 11:16:1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徐菲 刘亿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月21日讯 腊月初八,记者来到汤原县太平川乡竹青村。走进贫困户刘振和家的院子,老刘正忙着将架子上晾晒好的木耳往袋子里装。“就剩这100来斤了,明天收木耳的全拉走!”刘振和抓起一把木耳笑呵呵地说。

  从欠债10多万元的贫困户到如今年收入十几万元,对于刘振和来说,这实实在在的变化得益于汤原县大力实施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

  据汤原县扶贫办主任韩培文介绍,汤原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又毗邻五个森工林业局,发展以黑木耳产业为主的食用菌栽培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这个县进行黑木耳人工栽培具有多年历史,从群众基础到技术掌握都相对成熟。招商引资落户到汤原县的亮子奔腾食用菌研发中心,为该县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技术支撑,其培育的富硒木耳供不应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众多优势,该县把黑木耳种植作为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扶持,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产业扶贫的路子。

  汤原县建立了“两户用一棚,一棚带两户,一棚扶两户”的扶贫联结机制,放大“企业+基地+农户”的牵动辐射效应。5年来,共投入资金2.65亿元,建成了集食用菌研发、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作为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亮子奔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售木耳菌包时,对贫困户每包优惠0.2元,每年共计让利50多万元。县招商引资企业波巴布公司制定了为贫困户赊销木耳菌包,收购时高于市场价10%回收木耳的扶贫措施,带动3750户农户创业,解决了包括贫困农民4200人在内的6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全县农民种植黑木耳年纯收入1.2亿元,每年农民在基地打工收入7500万元,年增收合计1.95亿元。仅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1180元。

  汤原镇德胜村村民曹志敏也是木耳产业扶贫项目的受益者。“去年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建起了2栋木耳种植大棚,到年底一看,收成、收入都挺不错的,我就想带动村里其他几户不太宽裕的姐妹一起种木耳。致富的路子趟出来了,就领着大家一起往前奔呗!”

  2016年伊始,仅短短的十几天时间,汤原县又新建木耳种植大棚1000多栋,农民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清晰可见。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