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6日讯 “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乞讨,既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还影响到司机开车,实在太危险!”近日,市民张女士给记者打电话反映,最近在东风新村创意岗附近路段,出现拄着拐杖擦车行乞的乞丐。
24日8时30分许,记者驾车来到东风新村创意岗,只见灯岗旁站着一名老人,穿黑色棉袄,身背布包,左手拄着木棍,右手拿着一块抹布。红灯亮起,等候的车辆排起长龙,他便迅速走到车窗前,用手中的抹布随便抹了抹车的挡风玻璃,随后又敲打车窗,不停地低头哈腰,向司机乞讨。

老人在路口危险擦车讨钱。
记者观察到,多数司机置之不理,个别司机禁不住他们不停敲窗,摇下车窗递出几块钱。在等红灯期间,这名老年乞讨者不停转换目标,直到绿灯亮后才退到护栏旁边。
“街头遇到‘红灯乞丐’,先擦车后要钱,不给,心里过意不去。给钱,感觉不情不愿。”的哥刘师傅给记者打来电话,诉说了自己“被擦车”的经历。
23日上午,刘师傅驱车行至创意岗时,红灯亮起,他踩了刹车等红灯。“我车刚停下,路边就快步走来一个手里拿抹布的老头,他用抹布擦了几下我的前挡风玻璃,而后作揖向我要钱。”刘先生说,老人在车辆间穿行,看他腿脚不太利索,出于同情,刘先生还是掏出了两块钱给老人。
刘师傅说,这种乞讨行为既影响市容市貌,对乞讨者本人来说也不安全。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司机。“我不需要他们帮忙擦车窗,但看着实在可怜,就找点零钱给了。”车主李小姐说。
“很反感,绝对不会给钱。”叶先生则道出更多车主的心声,这样行乞很影响司机行车和自身安全,给钱只会助长这种危险行为。
采访中,大多数驾驶员表示,他们不愿意为这种“擦车服务”买单。这些擦车乞讨的人虽然看上去是弱势群体,但他们当中很多人是职业乞丐,给钱等于纵容。遇到擦车乞讨的人应该紧闭车窗不予理会,让对方“知难而退”。
对此,警方表示,在路中央擦车乞讨属于敲诈行为,且影响交通秩序,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不要在路口对擦车人进行施舍,若遭遇擦车乞讨人过度纠缠,驾驶员可联系附近执勤交警或拨打110报警,阻止其行为,以保证道路交通秩序。
据记者了解,“红灯乞丐”在我市已出现多年,这期间不断变换着花样,有老人,有妇女带着孩子穿梭在车流中,破坏了交通秩序,也忽视自身安全,影响了城市形象。
针对这些“红灯乞丐”,我市民政部门曾联合公安、城管部门进行过集中整治,效果不错,“红灯乞丐”曾一度在我市城区消失。
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曾向记者介绍,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自愿前来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救助站都会提供符合要求的食物和住处,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的会提供车票。但绝大多数街头乞讨者,特别是“红灯乞丐”属于职业乞丐,他们不愿意接受救助,是以乞讨挣钱为目的的。
相关执法人员表示也很无奈,只能对这些乞讨人员进行劝说,并告知可以向救助站求助,劝其离开,以免引起交通堵塞或发生交通事故,但是乞讨人员往往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战”,劝说后离开这个路口,他们又赶往下一个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