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7日讯 (记者 陈南竹)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家户户平时会储备一些常用药品,由此也带来药品存放过期的问题。过期药品事关公民身体健康、事关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家庭过期药品的回收管理是一个社会难题。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叶蓬建议应该建立起在政府药监部门监管下、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加强执法,企业长期回收过期药品的相关制度,使之形成长效机制,以保证公共卫生安全。
叶蓬建议,制定并落实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管理规范,建立和完善药品回收技术监管平台。建立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登记制度,做到回收药品件件有登记,对回收的药品品名、数量进行登记,以便于药监部门管理药品;过期药品回收和销毁要产生费用,建议政府采取补贴的方式支持。
叶蓬认为,应该建立和完善药品回收技术监管平台,是保障监管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药品回收以后进行科学的技术的分类处理是实施药品回收制度的重要一环,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好,不仅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还有可能对使用“二手药”的患者构成威胁。为了保证回收后药品处理的安全性问题,对药品回收后的处理要由监管部门进行监督。
叶蓬建议,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的认知度。一是加大用药安全和药品过期危害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市民了解随意丢弃这些过期药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严重污染和落入不法人员手中的危害性,从而提高其对这类垃圾处理的警惕性,并积极参与到回收活动中去。二是开展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科普知识宣传,使群众认识到过期药品的危害,自觉将过期药品送到回收点。三是宣传提高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率。以社区宣传、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等机会,举行安全合理用药咨询、发放药品安全知识问答读本、真假药品辨别咨询、家庭备用药品养护知识咨询、回收过期失效药品、现场接受假劣药品举报等活动。提高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四是以及合理购药、安全用药的宣传,从源头上减少过期药品的产生。向消费者宣传邮购假药、街头兜售药品和到无证行医点的危害,引导消费者治病用药到正规医院和药店配售;提醒消费者理性对待免费体验医疗器械及保健商品促销,防止消费者受到伪药品和器械的伤害,减少消费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向消费者宣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提醒消费者不过度用药。
叶蓬建议,建立过期药品回收管理机制。为防止过期失效药品流入违规收购者手中,防止过期失效药品污染环境。增强群众主动送交过期失效药品的积极性。一是由药监部门牵头或药监、卫生部门联合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二是根据药品经营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在全市不同区域指定不同的医院、有信誉的药店或大型商场中的医药品专卖店设立失效过期药品回收点或药品回收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服务站也设置了过期药品回收箱。方便市民就近随时送药。三是争取专项经费,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点作用发挥好的予以通报并适当奖励;在回收过期药品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按照一定的兑换比例,给予市民代金券,小礼品等相应的物质奖励。调动回收点和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公众的参与性。四是进一步规范回收点,强化常态化管理。加强对回收点责任人员的培训,落实人员职责;对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点作用不明显予以撤消,并把过期失效药品回收活动作为企业诚信建设的内容之一,强化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点常态化管理。
叶蓬认为应该加强与药品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动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参与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主动与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的企业沟通,药监部门对回收的过期药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配合,应统一封存、管理,并联合环保部门集中销毁,避免二次污染。切实做好过期药品回收的各项工作。
叶蓬建议,加大监管力度,使过期药品安全妥善地得到处理,杜绝药品因处理不当而污染环境或者被非法倒卖的现象。加强药品回收单位加强检查。加强对贩卖,回收过期药品的不法商贩的处罚,以起到警戒作用。同时加强对医院的监管,杜绝医生开具“大处方”,合理用药,规范用药,以减少过期药品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