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7日讯(记者 王春颖)社区体育是城市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省全省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对改善全民健身条件,加快构建全民健身体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委员吴河勇提交了《关于发展社区体育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建议》的提案。
吴河勇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强身健体的要求日益迫切,同时我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也存在着投入不足、来自社会的赞助和捐赠十分有限、场地设施不足、社区专职体育组织者人手不足等一些有待进一步加快解决的问题。
吴河勇建议,应加强引导和扶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将社区体育设施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保经费及时足额拨付,有效整合学校、单位等社会体育场地及资源,鼓励其对社区群众开放,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的目的。应成立由建设、规划、房产、园林、国土、民政、体育、教育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做好建设和管理工作,将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已有的户外健身设施、运动场、活动场地,逐步丰富、健全社区的体育活动设施。应构建多元化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社区要成立群众体育领导机构,成员应从社区辖区各单位中选配,并有专人负责体育工作,为社区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服务。应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缓解社区体育指导员不足的局面。体育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向社区介绍社区体育工作,让居民了解社区体育,接受各种体育服务,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将社区和家庭体育运动相结合,让体育锻炼社区化、家庭化,努力满足群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广泛开展社区先进体育单位评选工作,并以此为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有效调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社区体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