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8日讯 无论是在街头巷陌,还是商场、饭店,我们总会看到一些人,总是低着头摆弄着手里的手机,丝毫不在意周围的环境,不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就连横穿马路时,有些人的目光仍依旧停留在手机上。
有人把这样的一群人称为“手机控”,无论啥时都离不开手机。
春节将至,一家团圆的日子,如果此时回到家的你,目光依旧停留在手机上,这样不免会让家人感到失落。
值此新年之际,本网呼吁“手机控”们放下手机,陪日渐衰老的父母唠唠嗑,和家人聊聊家常,叙叙这一年身边发生的故事,和家人过个团圆、欢乐、祥和的大年。今年过年,请放下手机陪家人过个年。
记者调查:手机成了一种依赖
出门忘带手机,就像丢了魂儿。
如今的智能时代,很多人如果离开了手机,就像少了很多的东西。没事就拿出手机摆弄,即便没啥事,也会在手机屏幕上划拉来划拉去。
“没啥事时,我就会习惯地拿出手机,玩会儿微信、陌陌、刷刷朋友圈。就算是啥也不玩,划拉几下也舒服。”市民小高说。
像小高这样的手机控,在现在年轻人中比比皆是,他们茶余饭后,将手机“玩弄”于股掌之上。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一天时间里,有很多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摆弄手机。
1月26日9时许,记者来到东风新村新玛特附近,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
“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或者不拿出来看一看,心里就像缺了啥似的。”
“手机不在身边,就像与外界失去了一切的联系。”这些话,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语。
“有时正在忙着别的事儿,也会感觉听到手机在响,急忙跑过去查看,手机却没有任何信息。”在采访中,市民杨女士说,天天电话总拿在身边,生怕耽误事儿,这耳朵都听“邪”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也成了人们心中的一种依赖。
过年回家:手机控应放下手机
出门在外,有手机陪伴减少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而如今,无论是学生,还是在异地打工的人们,都纷纷赶往家里,来到父母的身边陪着家人过年。在这个时候,如果还是目光不离手机,就实属不该了。
父母盼了一年,终于把儿女盼回了家。没事儿的时候,多和父母聊聊天,听听父母说说自己不在家的日子他们是怎么度过的,说说父母不能陪在自己身边时,自己是如何拼命赚钱的。
哪怕是陪父母坐上一会儿,父母也会觉得踏实。而如果父母说什么话,你只是应付一声,然后再继续摆弄手机的话,虽然是回家陪父母过年了,父母的心仍然是孤寂无边。
市民杨先生说,现在的孩子都是这样,不管走到哪儿,就是摆弄手机,也不知道那手机里面都有啥那么吸引他们。
“没事儿时就躲在一边摆弄起手机,整天聊啊聊的,都不知道说些啥。天天这样下去,都害怕他们得自闭症的。”杨先生说。
市民李先生说,现在的手机控人群不仅局限在年轻人身上,就连一些几岁的小孩子也是一样,看到手机就会拼命地抢着玩,其实这都是和大人学的。长时间这么下去,孩子的眼睛可咋整啊。
“过年了,陪父母过年就像个样,自己在外面时玩一会儿也就罢了,回到父母身边了,就和父母唠唠嗑、说说话,这才是孝顺儿女该做的。”李先生说。
本网呼吁:把时间留给重要的人
发明智能手机的人不可能想到,越来越先进的手机,竟然如此强烈地改变了大家的生活。大人们沉迷于手机,忽略了家人;小孩沉迷于手机,忽略了健康。马上过年了,切勿让这本应用作沟通的工具,变成情感交流的障碍。
在采访中,卧里屯的李阿姨说,儿子远在北京工作,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可回来时,大多的时间就在玩手机,和他说话,他就随口对付几句。“哎,想问他啥,都不敢问,生怕耽误了孩子的事儿。”
“我刚出门时让他和我一起来买东西,人家说啥也没同意,就猫在家里玩手机。”说完,李阿姨很无奈地走进新玛特超市独自购物去了。
手机里的游戏,永远都在那里,可是父母却不可能永远地陪着我们,他们在一天天变老。
过年了,你是否看到了父母鬓角又增加了白发?你是否发现父母的背变得越来越驼了?你是否发现父母的视力、听力大不如从前了?那还等什么?马上放下手机,和父母热情相拥,陪二老话话家常,和亲人叙叙旧,放下手机,把时间留给身边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