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28日讯 《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目前广东、福建等地开展“治未病”情况比较不错,而我省此项工作发展相对滞后,政策还不够完善。
曲秀芬建议,出台中医“治未病”价格政策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大财政投入。三甲医院的中医治未病工作,应该突出健康管理、全科医学的概念和理念。健康管理的核心要素是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这与中医“治未病”工作的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传统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等内容相一致。“治未病”工作应与健康管理行业协同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已设立6家国家级的健康管理协会或学会,我省也应积极筹建本省健康管理协会,做实做大治疗体系。充分借助互联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讯产品、远程及网络交流平台等多领域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医疗模式,发挥本省医疗资源,延伸实体医院服务,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就医通道。多渠道进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导致慢性病的不良行为方式的认识,了解中西医医疗机构现有的筛查技术及权威可靠的健康管理知识,学会简便易行的健康管理方法,使科学的健康管理知识真正服务于社区、乡村和家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迟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