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30日讯 “我省的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大都分布在以哈工大为核心区域的哈尔滨市南岗区大直街这条近20公里狭长的地带上。从东大直街至学府路一路数过来:哈尔滨工程大学、泰山电子城、中航工业总公司627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9所,直至延伸到经开区‘中国云谷’。”刘国超代表介绍说,这条“大直创新带”上吸引、留住和集聚了我省80%以上的创新主体——高科技人才。这个区域有20余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约25万人,有两院院士33人,博士生导师1142人,科研院所61个,科技人员11万人。

刘国超认为,这是一条极有价值、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带状”科技创新区域。他建议,应设立“大直创新带管理委员会”,发挥政府主导和服务功能,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创新网络和孵化器建设及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主体。对自愿进入“大直创新带”管理范围的企业釆取登记注册制,不设门槛,企业规模限大放小,不以收入和利润为评价指标。同时,结合我省实际,以产品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和大众创业为重点,突出自主创新,重点打造适合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软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不设区域性限制,不做规模化投入,不搞园区式开发,不建生产性厂房,不与科技创新城争分资源,完成孵化和创业阶段的企业“成型”后进入高开区和经开区。
对于“创新带”如何加强法律保障方面,刘国超认为,要学习硅谷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经验,同步制订地方性法规,对发展目标、战略规划及功能定位等从法律层面做出规范和约定。他同时呼吁,政府应投入适当资金,建设整合并完善创新网络、孵化器功能和科技信息平台等要素资源,形成和谐、创新、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