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5日讯 春节假期来临,大部分人归心似箭,出发前情绪都特别亢奋。但实际上旅途中又挤又塞,心情焦虑不堪,情绪难免大起大落。那么如何调节心情,避免人在囧途、平安回家呢?精神心理科医师表示,在外物环境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关键在于调控好自己的心情。一票难求很懊恼?降低心理期望
春节来临,外地人都会买票回去跟家人团聚,这是一个令人很激动的事情。但不少朋友表示真正能刷到直达回家又合乎理想时间的车票还真不容易。“这个时候就要对自己的心理预期进行调节。”精神心理科医师提醒,首先要提前做好回家的各项准备,尤其是买票,以免上车前乱了阵脚。
在春运紧张的时候,提前做好最坏的预期打算,比如买不到飞机票,可以选择火车票,火车票买不到,可以选择坐大巴。降低自己的心理期望,那么即便没有买到合适的票,心理落差也不至于太大;当买到了合适的票,心情自然会格外愉悦。另外,也要及时和家人沟通,让家人不要过于担心,尽可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害怕一路拥挤?通过想象脱敏,缓解焦虑
“我一到车上,看见人头涌涌,没有活动空间,就很紧张害怕。”小张除夕当天放假,想到不少人都和他一样,都凑在除夕回家,车站必然拥挤不堪,车上也人挤人,他就不寒而栗。
“不少人在旅途中会有这样的感受。”精神心理科医师建议,他们可以在出行前通过想象脱敏缓解焦虑情绪。例如,在纸上把引起焦虑紧张的事件罗列出来,依据自己的感受,将紧张项目的分数定为0-100分之间,每个项目之间的紧张度分数的差距大致相等,如都相差10分。如火车上人群拥挤打20分;火车上声音嘈杂打30分……再按照分数从低到高,一一开始练习,使每个项目能在想象中产生逼真的图像。先从紧张分数最低的一项开始,想象所描述的情境并保持30秒左右,感到紧张时即做放松练习,如深呼吸、慢慢走动等。以此类推,练习每一个紧张事项,通过了紧张度最高的项目,你就能对降低紧张和焦虑有充分的信心。
突然情绪激动?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去年1月底,一男子在火车站突然爬上公告牌,自称“被黑社会追杀”,试图往下跳,吓坏了旁边的小伙伴。一个小时后,该男子被警方成功救下,警方在他身上找到一张火车票,疑其是旅途性精神病发作。
最近几年,乘客因旅途性精神病而出闹剧见报的例子不少。所谓旅途精神病,顾名思义就是在旅行途中或结束后发生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这种疾病病前往往有明显的精神应激或过度疲劳,再加上火车、大巴车厢内的过分拥挤、封闭性强、慢性缺氧、嘈杂吵闹、营养水分缺乏等综合因素,均可能导致乘客在旅行途中急性起病。
旅途性精神病患者常出现意识障碍,产生片段性的妄想、幻想或行为紊乱,例如突然觉得车厢里的环境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甚至认为周围的人会谋害自己,情绪容易激动,产生冲动行为。因此出行回家前,需要放松心情,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和睡眠,出行前还可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想象脱敏。
掌控归途情绪
七大窍门
一.旅途中要调整好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二.不带大量现金出行,避免因此带来的精神压力,要做好充足的生活物资准备。
三.出行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疲劳作战。
四.结伴同行,有需要时向列车员求助。
五.经常活动四肢,不宜久坐不动。
六.学会转移注意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当脾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儿别的事情(听轻音乐或看喜欢的杂志)来分散注意力,或者想象回家后团圆的情景来缓解情绪。
七.学会愉快记忆法。回忆过去经历中碰到的高兴事,或获得成功时的愉快体验,特别是回忆那些与眼前不相关的愉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