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有一种病叫节后综合征 你中枪了没?
2016-02-14 15:07: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4日讯 探亲拜年、同学聚会,春节黄金周人们尽享假期乐趣。今天是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你是否感觉到劳累,无精打彩,早起发困?从热闹到平淡,种种的不适情绪在发酵,这种情绪有人称之为“节日综合征”。从疾病本身来讲,节日综合征心理学和精神科上没有专门的种类,而是这些年来民间总结的产物。如何调整身体和心态去迎接新一年的工作呢?小编整理了一些应对节后综合征小方法,仅供参考哟。

  节后上班你是什么状态?

  过年期间,每家每户餐桌上都是鸡鸭鱼肉等荤菜“唱主角”,新鲜蔬菜成了毫不起眼的“配角”,节后市民们或多或少都颇感没胃口,不想吃饭,严重者甚至出现了肠胃问题。“春节几天,天天走亲访友,大鱼大肉在所难免,朋友聚会更是犹如赶场,顿顿喝酒,这胃伤不起啊。”市民于先生说。今年春节,在齐齐哈尔工作的于先生回到了老家呼兰县,许多初中、高中同学也都从外地赶回来过年,一年就见一面,所以格外亲切,聚在一起难免就会多喝两杯,再加上到亲戚家拜年,又少不了喝一场。春节返回岗位后,于先生就感到肠胃不适,吃了好几天的药。

  而去年新婚的哈尔滨市民何先生说:“今年是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与妻子挨家挨户走亲戚在所难免,春节期间,几乎没在家开过伙,除了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在亲戚家或聚会的饭店解决,几乎都是大鱼大肉,再加上瓜子、花生等干果,油性太大了,所以几天下来,总觉得胃胀,根本不想吃任何东西了。”

  过节不仅伤了胃,也令市民们精神状态“晕乎乎”。“过年这七天,基本上一点之前没睡过觉,晚上不是在外面唱歌、打牌,就是在家玩游戏。所以节后一上班就犯困,上下眼皮‘直打架’,脑袋‘晕乎乎’的,根本没办法集中精神。”网友“松鼠小哥”说。

  小编身边的女性朋友们春节期间并没有过多的室外夜生活,上网追剧的年轻女性不在少数。今年29岁的魏女士在春节期间追看了两部热播韩剧。她说:“平时上班早八晚五的,根本没时间看喜欢的电视剧,春节放假,正好是追剧的好时候,我有时候一看就是一晚上,到了白天再补觉。可能由于多数在夜晚看电脑吧,眼睛一直都很干涩,这上班才看了一会电脑,就觉得不舒服了。”

  工作压力大为节日综合征产生主因

  工作的疲惫和劳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大家都盼望有集中休息的时间,所以大家用假期休息的时间尽情放松解除压力引起的焦虑。休息期间,就会出现以下几个现象,1、老年人子女都回到身边,平时见不到的人也能看得到,大家不停地聚在一起减压、放松,满足人际关系的心理需要;2、节后进入不了工作状态,节日越长产生的节日综合征程度越高,因为假日时间长能够得到充分放松,使得很多人继续留恋放假轻松的感觉,进入不了工作状态,所以在头几天甚至是一周左右的时间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现象,也会产生一些抑郁情绪,紧张或者觉得自己无从下手、茫然的感觉,这些表现都是由于过度放松引起的;3、在节后往往大家都会想“这个节日过去之后怎么办”,一些人在上班一周后会自动缓解这样的情绪,但是有一些人仍不能进入节前的工作状态,会继续紧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觉得手忙脚乱甚至严重的会变成焦虑症,甚至抑郁症。

  节日综合征预防方法

  加强自身调节,大多数人不需要医生的干预,在休假结束之前一到两天做下心理准备,比如调整作息时间,在心里告诉自己要上班了,单位每天做什么可以去想一想。一个部门的领导,或者一个团队的领队,可以让自己的部下谈谈自己假期怎么做的,在头几天安排很轻松的工作,软着陆,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

  专家建议,应保持平常心适时转换“角色”,调整饮食,尽快恢复体力是必不可少的。将生物钟调整正常,尽快停止各种应酬,试着缓和亢奋的神经,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让思维恢复到平时那种紧张的运作模式中。一旦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也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进行适当锻炼,也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离开了身体,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从心理上消除对上班的恐惧。

  首个工作日为自己点赞加油

  年后第一个工作日,很多人焦虑、郁闷、烦躁,甚至恐惧。如果不想糟糕的日子重复上演,此刻开始,带上不输任何人的决心,去追寻温暖而明亮的目标!努力,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永远无条件支持你、信任你、爱你的父母……

  (资料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