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15日讯 14日是正月初七,民间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顺顺溜溜、健康长寿。记者走访冰城面馆发现,从早上开始就有市民去吃面,有的面馆一上午卖的面是平常的两倍。
10时,记者在道里区中央大街附近的一家面馆看到,虽然还没到饭口,但面馆内已经坐满了食客。服务员小李表示,早上9点面馆刚开门顾客就接踵而至,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卖出100多碗了,等到饭口的时间估计比现在还要忙。
市民小吴说,年后第一天上班,正好赶上正月初七“人日子”,因此同事们一大早就约好一起来吃面。“今天来吃面的人比我预想的还要多,从8时到12时左右,炸酱面、麻辣面、打卤面、牛肉面等共卖出300多碗,已经是平时的两倍了,估计一天下来,销量肯定还要翻番长。”道里区一面馆的老板张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除了面馆的生意红火外,面食店里的切面、手擀面也销售火爆。道里区顾乡大街附近的一家面食店老板称,平时店里一天就卖个三四十斤面条,因为今天是初七他特意准备了150斤的面条,可是早上开门不到两个小时,100斤切面和50斤手擀面就都卖没了,很多老主顾来晚了都没买到面条。
小贴士
正月初七相传是“人日子”,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当天中午吃面条寓意人们健康长寿,面条要擀得又细又长,谓之“拴小孩儿”,表达了人们保护孩子、祈福迎祥的美好祝愿。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十七、二十七分别为大人和老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