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精准扶贫破解民生之困
2016-02-17 08:57:0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冬 刘亿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17日讯 2015年佳木斯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扎实推进扶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从区位劣势中找到工作优势,从资源禀赋中找发展优势,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脱贫,在推进扶贫中加快发展,全市扶贫开发不断刷新民生福祉的温度,一项项激荡人心的踏实工作,凝心聚力而成一个大写的“民”字。

  2015年,佳木斯市完成了79个贫困村,共争取财政扶贫资金2.27亿元,其中:整村推进资金1.51亿元,产业扶贫资金5800万元,革命老区项目资金951万元。建设了274个扶贫开发项目,帮助6.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整村推进贫困村人均纯收入5300元。一件件惠民实事,一组组幸福数据,彰显出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的决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温度,看到了希望。

  如何破解民生之困,靶向定位精与准?佳木斯市用实践的课堂一一解题。开展建档立卡,实现精准识别,按照实施方案的程序规定和时限要求,一环一环搞好衔接,一级一级抓好落实,确保按时高质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全市识别出贫困村249个、贫困人口30万,实行“一村一户一策”,对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精准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对策,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全程实行动态管理,实现驻村工作队全覆盖,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按照“群众选项、集中力量、分批实施”的原则,以专项扶贫资金为引导,整合行业、社会资源,重点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问题,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全年投入扶贫资金1.48亿元,争取7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资金1.59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220个。其中:建成节能温室1200平方米,建食用菌大棚34栋,种植红树莓600亩,建水渠10500延长米,建民堤21500米,建农田路114.17公里,建设水泥路121.8公里,安装路灯936盏,修建路边沟65376米,建村民活动室1555平方米、休闲广场8090平方米,自来水入户710户。整村扶贫项目的集中实施,使3.2万农村贫困户直接受益,初步形成了以土地规模经营、道路通畅、特色种养殖基地为配套的综合开发模式。


 

  产业项目扶贫激活造血机能。佳木斯市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合作化经营,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提供保障。2015年,先后争取产业扶贫项目5800万元,对12个贫困村实施产业化项目14个。产业扶贫项目完工后,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化程度低及增收难问题,直接带动了502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除了农业产业发展这个主要扶贫模式外,佳木斯还不断创新扶贫模式,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开展互助金小额贷款扶贫、建立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已在4个县的28个贫困村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累计发放借款2579万元,有效缓解了贫困户贷款难问题。小额扶贫保险也已为贫困户支付理赔金额96700元,降低了农村贫困户因意外伤害造成的致贫返贫风险,为防止因意外事故导致深度致贫起到了保障兜底作用。

  通过“雨露”计划和就业扶贫行动,发动和引导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兴业,实现每年新增稳定就业1万人;通过智力扶贫拉动,对贫困家庭子女参加中高职教育给予补贴,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因贫辍学,让贫困群众脱贫有动力、发展有产业、致富有技术、就业有本领。2015年,佳木斯市投入“雨露计划”专项资金173.9万元,开展到村实用技术培训5588人,带头人培训892人,资助学生589人,转移技能培训2819人。

  佳木斯市抓住国家、省、市定点驻村扶贫的有利契机,积极向上级帮扶领导汇报工作,主动与各帮扶部门对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格局。把扶贫开发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组建市、县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249个,参加驻村扶贫干部498人,采取驻村帮扶的方式,在2020年前完成249个贫困村脱贫任务。并结合“百部联百村”活动,向4个区的29个软弱涣散和定点扶贫村选派第一书记。除省市选派第一书记的定点扶贫村外,其他的软弱涣散村和定点扶贫村,由各县(市)从直属机关优秀干部中选派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市县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867.2万元,开展调研活动506人次,提供信息服务155次,建设项目74个,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困难120件,引进资金1380万元,举办培训班114期,培训各类人员5798人,组织劳务输出2660人。

  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佳木斯市开展了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试点,开展扶贫互助金贷款试点,扎实推进革命老区扶贫计划落实,提升发展能力。争取革命老区项目资金1360.8万元,在31个贫困老区村建设农田路11.6公里,水泥路27.4公里,修建23栋蔬菜大棚15000平方米,粮食晒场2800平方米,砌边沟3080延长米,受益贫困户达到16147户,使革命老区村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理念有了、思路有了、措施办法也有了,新一年就是继续发力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进一步细化量化扶贫任务,完善五项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用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描让脱贫奔小康的路线图更加清晰,确保群众热盼与民生幸福同向同步达标。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