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80后春节花销账单“爆表” 从年前到年后消费四千打底儿
2016-02-17 09:00:13 来源:大庆网  作者:刘海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原标题:从年前买年货,到年后情人节,80后花销账单“爆表”80后春节消费四千打底儿

  东北网2月17日讯 从春节到现在,避不开两个字“消费”。尤其对80后而言,可谓“上有老,下有小,亲戚朋友要顾到,迎来送往少不了”。一年辛勤工作,攒下的积蓄,就这样被春节的各种消费给“瘦身”了。

  截至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80后的春节消费才算告一段落。在此期间,他们大量的春节消费,是否对其经济状况造成影响?所产生的影响是否又会波及年后的正常生活?记者对此,采访多名80后市民。

 

  春节前年货消费是主流回家还有小“回笼”

  春节前夕,80后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各种海鲜、蔬菜、米面粮油,还有给老人和孩子准备的新年衣物都少不了。记者调查了解到,最近几年80后准备年货,还呈现出了一个新的趋势。

  各种电子产品和老人的保健器材,也成为80后备买年货的新选择。“今年过年回家,我给两个老人买了一台电动洗脚盆和一台足疗仪。现在的老人也不缺好吃的,这两部仪器就是我回家的年货,但这两部仪器加起来就要2000多元。我妻子家的年货我们也打算这样准备,想给老人买一台好点儿的洗衣机,所以就这两项消费就要在4000元左右。”32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与张先生不同的是,市民小赵在给父母准备年货的时候,和往常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回老家的时候,要给刚上大学的外甥准备一部苹果手机。他说:“早就答应外甥了,现在一部苹果6,价格最起码也在4000元以上,再加上给父母买的东西,还没到家,6000块钱就花出去了。”

  80后准备的年货,对于父母和家人是一份心意,等到他们年后离开家的时候,父母都会悄悄地准备一个大红包,通过这种方式把年货的消费给孩子们“报销”。

  市民迟先生的儿子今年30岁,孙子已经3岁了。他说:“孩子们在外打拼也不容易,事业刚刚起步,既要供房,还要养子,生活也不一定宽裕。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平日里也花不了多少钱,不能让孩子在我们身上花太多钱。”

  春节后串门聚餐少不了人情消费才伤钱

  如果说春节前的消费是“年货消费”的话,那么从大年初二开始,80后们就要“人情消费”了。

  走亲访友,同学聚会,见到孩子要给压岁钱,见到老人要给孝敬钱。“我现在每个月工资4000元左右,去年刚刚结婚,现在的生活还不算紧巴。所以过年回家,见到兄弟姐妹家的孩子,都要给些压岁钱,200元打底儿。见到和我们家多年以来私交比较好的长辈,还要给些孝敬钱。这样从初二到初七,我和妻子不算买东西,单是给老人孩子的现金就花了2000多元。”市民小孙说。

  对于人情消费而言,除了家里的亲戚长辈和老人孩子,各种聚会也是一项重要的消费内容。现在随着微信的普及,很多多年联系不上的同学,都能通过微信群聊把大家重新归拢在一个“班级”里。“等过年了回家聚一下”,“多少年不见了,等过年了大家找个地方喝点啊”,这些话是很多同学群聊里,必不可少的一句。

  就这样,各种聚餐和礼尚往来加在一起,80后的年后消费,绝对可以将春节前的年货消费超过一大截。

  不仅如此,对于80后而言,很大一部分都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即便是没结婚,很多人也已经恋爱了。尤其是对于80后的男性,春节期间把所有人都顾及到了,眼看着情人节又来了,总不能在最后亏了自己的恋人吧!

  情人节春节消费将结束钱包“瘦身”难招架

  记者了解到,平日里每朵玫瑰花,在我市的价格一般在3元左右,如果到了情人节前夕,价格会涨到5元左右。如果是一束的话,每朵价格还会便宜一些。而在今年情人节当天,街面上玫瑰花商贩的售卖价格,每朵已经涨到了10元左右。

  对于80后而言,给女朋友买一束玫瑰花,其实只是情人节礼物中的一项,而“玫瑰花”也不过是情人节礼物的一个代名词。

  现在很多的情侣,还会选择在情人节买一些比较实用的礼物送给女朋友。一双鞋、一件衣服、一个手提包,是很多情侣的选择。不仅如此,如果再加上看场电影、吃个晚饭,对于80后中的男性而言,可谓“贡献出了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2月14日的情人节已经结束,同时也意味着让80后钱包“瘦身”的春节消费即将结束了。

  家住龙凤区的小刘说:“从年假开始到现在,我算了一下,一共消费掉6000元。春节假期过去了,看来自己得更加努力工作了,要不还真是有点招架不住啊!”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