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18日讯 呼兰区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群众创业就业广开门路,使每个家庭都有人就业,达到家家就业,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
据了解,呼兰区把消除家庭零就业作为目标,在解决农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实施“春风行动”,全力促进农民进城就业服务环境改善,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进一步完善“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各乡镇、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就业服务延伸到村(屯)的作用,加强信息对接服务和劳务输出服务,利用区、乡镇、村三级信息网络平台,送岗位进村入户,最大降低转移就业成本和风险;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扶持返乡创业力度,帮助一批农村劳动者提升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尽早实现稳定的就业和创业。同时,全区加大残疾人就业力度,为残疾人建立系统网络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对其进行系统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全区残疾人网络就业人数位居全市第一,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此外,呼兰区还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打击取缔非法黑中介,促进呼兰区用工单位依法规范用工,维护农民工就业合法权益;通过强力有效多措并举,营造全社会献爱心、办实事、共同关心农民朋友进城务工的良好社会氛围。2015年全区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城镇新增就业4837人。
责任编辑: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