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鹤城首个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2016-02-18 10:25:57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于群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8日讯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16日召开,为今年教育发展方向定下杠杠——目标打造教育强市,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我市今年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这一重磅消息引起中小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什么是校长职级制?如何改革?改革的任务、目标是什么?带着这些问号,我们一起解读鹤城首个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我市为什么进行校长职级制改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实行校长职级制,开启了校长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然后北京市,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市,山东省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菏泽市等地先后开展校长职级制的试点。特别是山东省潍坊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实施校长职级制后,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潍坊市连续15年夺得了山东省高考第1名桂冠,实现了“轻负担、高质量、高社会满意度”的目标。

  2015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教师〔2015〕2号)提出:“完善普通高中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

  目前,我市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僵化,行政化倾向明显,没有办学自主权,校长和教师工作积极性调动办法不多,活力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影响教育质量。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实行校长职级制可以很好的破解这些难题,激发学校内生发展动力和办学活力,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市教育局局长李鸣镝指出:我市实行职级制改革,要引导新任校长尽快完成“职务”向“职业”转换,由“事务型”向“专家型”转变,把校长从琐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什么是校长职级制?

  校长职级制是校长不再以学校的行政级别来定级,而是设立职务等级序列,以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业绩来定级。

  校长职级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激发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赋予校长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内生发展动力和办学活力。目标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改革的实施范围和工作步骤是什么?

  实施对象:全市公办全日制中小学(含中职学校)校长。

  工作步骤:2016年初在全市34所普通高中学校和5所中职学校(市职教中心学校和讷河市、富裕县、龙江县、拜泉县的职教中心学校),以及1区(建华区)、1县(讷河市)所属部分中小学启动第一批校长职级制改革;2016年下半年推进第二批;2017年全面实施。

  改革后校长如何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按隶属关系“归口管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现任学校干部保留原有行政级别,纳入档案管理。新任校长不再套用行政级别。

  如何选聘中小学校长?

  首次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时,中小学校长选聘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学校内部民主推荐和竞聘上岗等方式。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聘任、管理由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负责组织实施。

  校长职级制进入常规化之后,需要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从“人才库”中选聘校长。校长后备人才库,主要通过两条渠道组建:一是学校现任副职校级干部资格过渡。二是面向优秀中层干部及优秀教师公开考选。对校长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调整、充实一次。

  如何评定校长职级?

  中小学校长职级每4年评定一次。校长职级分为4级9档,即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一、二、三档)、二级校长(一、二、三档)、三级校长(一、二档)。

  校长职级如何升降?

  一是建立定期晋升制度,校长学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者连续2个学年度考核为合格的,可在本级内晋升1个等次,在本级内已为一等的有申报晋级评定的资格。二是建立诫勉降职制度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如何对校长进行年度考核?

  考核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特级校长和直属学校校长由市教育局组织考核;其他校长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核。考核评价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数量一般应控制在校长总数的15—20%。考核结果与校长业绩评价、职级认定及绩效分配挂钩。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