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开工红包”、设立奖励机制、准备提神食品……节后老板变着花样促“开工”
东北网2月19日讯 春节假期过后,上班已经有几天时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上班族最痛苦的阶段。假期生活过后,伴随着上班族的就是身体乏力、上班没精神,还有没法进入工作状态的困扰。除了员工为此痛苦之外,其实最着急的还有老板们,为了能让员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老板们想出各种“高招”。
一个“开工红包”让员工兴奋起来
近几年最能让每个人兴奋起来的东西无外乎就是“红包”,为了能让员工打起精神,老板们的第一招就是发“开工红包”。
沈长义自己在外包园开了一家做电子设备的公司,员工有20多人。往年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都不是很好,甚至还有些员工一直请假到正月十五才上班。沈长义也知道这是节后综合征,他也想了一些办法增加员工的工作量,或者不同意员工的请假申请,可往往适得其反。
今年,他和另一个开公司的朋友见面谈起这件事时,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上班的第一个星期不定时给员工发“开工红包”。
于是,沈长义通知员工,在节后上班的第一个星期,会在不定期的三天时间里发现金红包,谁在公司就发给谁,金额也是最少100元。
这样一来,员工们真的提起了精神,上班也积极了,还热切地等着红包。
“虽然这几天发红包搭进去不少钱,但这个办法太有效了,大家不像每年一样上班就是打瞌睡了。现在很多公司都像有了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了一样,‘开工红包’也成了员工节后的一个小期待。”沈长义笑着说。
设立奖励机制刺激员工竞争性
与沈长义的“红包炮弹”不同,在龙凤开钢结构厂的陈秀芬采取的办法更为直接,那就是设立奖励机制,谁积极谁就能拿奖金,她是想通过这个方法刺激员工的竞争性。
陈秀芬的工厂开办了有进十年的时间,近几年来,在春节期间,她一直采取对员工的奖励机制。
她设立了春节期间的各类奖项,比如春节假期期间值班人员能得奖励,假期过后前5名打卡上班以及最后5名打卡下班的员工也有奖励,还有上班第一周工作状态最好、工作业绩最突出的员工有奖励等等。
关于她的奖励机制,员工们的想法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奖励机制很好,能够让自己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还能得到奖金。而有的员工也认为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没有必要这么“认真”,就应该让大家像其他公司员工一样轻松慵懒地过节。
虽然员工们对奖励机制看法不同,但陈秀芬说她依然会继续坚持这个政策。
准备小食品困了乏了提提神
不与钱有关系,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帮助员工赶走节后综合征吗?老板们告诉你当然不是。
孙敏瑞在让胡路经营一家婚庆连锁公司,她自己是一名80后,员工也同样有20多人,也同样是一群年轻人,大家过节期间多数都是频繁地走亲戚赶场子,假期过后一上班,没有一个能提起精神,往往都是一到了下午就困得什么工作都做不下去了。
为此,孙敏瑞特意给大家准备了咖啡、茶等饮品,让大家在困了乏了的时候能喝一喝提起精神来。
“虽然这也不是好办法,但喝点咖啡把困意赶走了,确实也有效果,这样坚持几天,也就进入工作状态了。”员工小陈说道。
记者了解到,春节假期过后,很多公司都会准备一些提神的食品,员工们困了乏了的时候,喝点儿东西聊聊天确实能缓解劳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