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3日讯 “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瞧三公斤;减肥拼命小半年,未到成功又过年;人瘦穿啥都百搭,人胖穿啥都白搭。”这是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很广的一则段子。

春节长假刚过,我市不少健身房里涌现了不少来锻炼的市民,人数较往常明显增加,其中不少人都是春节期间发胖去健身房突击减肥的。专业人士指出,突击减肥减不掉脂肪,还会危及身体健康。
过了一个年
体重反弹15斤
家住湖滨教师花园的王先生,身高180厘米,体重195斤,最近半年,王先生每周健身三次,立志要减到170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减了15斤,虽然距离目标还差10斤,但取得的成果已经让他很欣慰。
可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离不了吃喝,王先生的体重一下子又回到了原位。
“过年这7天,除了吃就是喝,没法控制自己,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同学哥们聚在一起,你不吃不喝,坐在那里像个异类,减肥特别难,可没想到反弹倒是这么容易,只能继续健身,从头再来了。”17日,王先生对记者说。
王先生的“遭遇”绝非个案,连日来,记者身边不少人也都在抱怨春节假期体重增加的问题。
家住万宝小区的孙女士,这个春节安逸地在家里吃吃喝喝,假期结束时一上秤,发现自己胖了5斤,达到了她体重的最高值,这让爱美的她痛苦不已。她发誓从上班那天开始减肥,未来10天不吃晚饭,每天晚上去运动,希望一个月以后能恢复到大学刚毕业时的体重,并希望身边的朋友能监督和见证。
节后健身会馆
顾客明显增加
面对过年期间飙升的体重,不少市民都感到了危机,不少人选择到室外或去健身场所“甩肉”。
昨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健身场所发现,节后进行运动锻炼的人比节前有所增加,去健身房健身减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新任务。
在东风新村一家健身场馆内,记者发现,跑步机、单车房、各种球类场馆人满为患,尤其是器械专区,大家都在挥汗如雨。
“春节这几天给自己放了个假,喝点啤酒,这不,小肚子就出来了,健身还是得坚持啊,所以假期结束后,我就过来了,每天锻炼一个半小时左右。”正在器械区锻炼的李先生说。
正在健身的赵先生说,他是年后才办理的健身卡,一是因为过年期间发胖,希望减一减体重;二是新年新气象,想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像他一样的健身新人,目前非常多。
该健身会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前来办卡健身的人很多。“与往年相比,今年节后健身的人要多一些,尤其是办年卡的多,可能是由于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保养身体,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的原因。从开门到现在,每天都有10多人前来咨询办卡健身项目。”
另外一家健身会馆的负责人介绍说:“节前店里每天客流量大概在100人左右,近几天来健身房参加跑步机、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课程的会员逐渐增多,每天的客流量达到120人-130人,不少会员都是在突击减肥。”
循序渐进
多做有氧运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光是健身馆,一些球类场馆和游泳馆的人也很多。
为什么春节短短几天这么多人发胖?首先是春节短时间内,人们营养摄入过剩。此外,春节期间人们在家休息,作息很不规律,晚睡晚起甚至熬夜,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内分泌失调也是发胖的最重要因素。
相关链接
节后如何科学健身
那么,如何健身能更好地改变春节后“走样”的身形呢?
健身教练指出,春节少不了大吃大喝,节后很多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减肥。与强制节食、吃减肥药相比,健身减肥不失为一种健康有效的方法,但经验丰富的健身教练也特别指出,由于节后减肥的人士普遍有点急于求成,因此也容易产生不少误区——有人不吃不喝就参加持续的激烈运动;有人盲目健身数小时直至筋疲力尽;有人反复蒸桑拿浴却不及时补充水分……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不但难以获得持续良好的塑身效果,还会直接导致头晕、胸闷、呕吐等症状。
为了急于减肥,有的人会刻意加大运动量,或者仍然按照之前的运动强度进行,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器械锻炼,在一段时间没有运动的情况下,如果不降低运动强度,最常见的反应是,锻炼后肌肉会酸痛,严重的还容易受伤,得不偿失。
节后健身减肥的心态可以理解,但一定要放缓,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一个星期内只要坚持两到三次的锻炼,之后就可以恢复到正常训练量,健身效果也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