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春江水暖鸭先知。第三届中俄博览会将于今年7月首次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办,我省企业家们闻风而动、捷足先登,纷纷奔赴叶卡先期探营接洽,抢占商机。本报特派记者随班探秘叶卡,以《第三届中俄博览会·走进叶卡》栏目,邀请与我报合作的俄媒体一起,开启第三届中俄博览会新闻报道序幕。敬请关注。
东北网3月2日讯 29日,二月的最后一天。初春时节,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记者和哈尔滨市政府与商界代表团一行,启程前往第三届中俄博览会举办地——俄罗斯第三大城市叶卡捷琳堡。
中俄博览会已于2014年、2015年分别在中国黑龙江省会哈尔滨成功举办二届。
2016年7月,第三届中俄博览会首次移师到叶卡捷琳堡举办。叶卡捷琳堡也被俄罗斯政府确定为中俄博览会俄方永久举办城市。
不同于莫斯科圣彼得堡,也不同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叶卡捷琳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陌生的城市。
和众多的同行者一样,我对叶卡充满了无限好奇与渴望——
阿特利乌列妮娜姆宫酒店是当地最古老的著名宾馆,是第三届中俄博览会期间中方代表团居住地之一。
资料显示,叶卡捷琳堡坐落于乌拉尔山脉东麓,伊赛特河畔,处于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上,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东1667公里,为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另外,叶卡捷琳堡位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也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科教中心。
“随着俄罗斯媒体的宣传和展会的增加,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增多。通过高铁、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展示,让俄罗斯老百姓了解了真实发展的中国,对提升我们的形象大有好处。”在叶卡经商多年的王书春告诉记者。
叶卡街头即景。
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出发到叶卡捷琳堡,航线穿越直线距离6000多公里。两地时区差3个小时。
近200人的飞机上坐得满满地,大多是中国人面孔。刚满三岁的肖明扬非常兴奋,一路欢笑声不断。他的父母在叶卡经营了一家中国商品商店,主要销售小百货等商品。这次他和父母一起结束春节假期,返回俄罗斯。“尽管现在遇到了困难,我们还是想坚持下去。”年轻的父母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行的哈尔滨市政府与商界代表团介绍,将和俄方商讨在冶金、机械仪表制造、能源、制药、商业运输、技术园等领域展开合作。
刚刚开通的哈俄班列,货物从哈尔滨出发,只需10天即可抵达叶卡捷琳堡。敏锐的商人立刻抓住市场先机,果断行动起来。
哈尔滨雨润南极总经理马树升和南极国际俄罗斯商品城总经理李威此次飞赴叶卡,将致力于把中国境内的果蔬及食品输出到叶卡捷琳堡及周边共和国,并把俄罗斯境内的农副产品输入到国内。他们将在叶卡打造一个商贸物流服务园区,把中国的轻工产品,包括服装鞋帽、大小百货、箱包、电子产品以及文化产品等输出到俄罗斯。
由黑龙江远东会展服务公司在叶卡筹建的中国商品贸易中心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之中,“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推进黑龙江和斯州的经济贸易往来,拓展相互贸易渠道,提高相互合作规模和水平”总经理柳奎仁介绍。近几年来,黑龙江经济报社积极致力于打造中俄两国最专业信息传递与商务对接服务共享平台,成绩不菲。此次叶卡之行,黑龙江经济报是此行唯一的一家中国媒体,将与当地的合作媒体、商业伙伴及政府部门一起,采风叶卡,探秘叶卡,开启中俄博览会宣传报道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