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4日讯 近年来,大型超市不仅为市民提供购物的方便,也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它已经成为大部分市民购物的首选去处。然而超市在给市民购物带来便利的同时,自身却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超市货架上经常存在一些吃剩的水果、被人喝剩的饮料、撕开外包装的食品等,近日,记者对超市内出现“偷食族”这一现象进行了走访。
2月22日下午,记者在大润发超市龙沙店二楼结款台看到,结款台旁边摆放货品的小端架上放了一个被人吃掉一半的橙子。由于此处属顾客排队等待结款区域,很多顾客都看到了这个被“偷食族”吃剩一半的橙子,“这人太没公德了,超市里的水果随意就拿起来吃了?”一位女顾客说道。而她身后的一位男顾客见到此景说:“这算啥,你再看看水果区,经常能看到自助品尝的顾客,荔枝、橘子、车厘子等都逃不过这些人的‘魔掌’。他们有时候连吃好几个,吃完还把果皮丢进水果堆里,太不道德了。”
到底是什么人经常在超市偷吃食品?记者向我市某大型超市客服部经理了解到,偷吃者分以下几种,一种是必须先品尝,品尝后觉得味道可以,然后把撕开包装的食品放回原处,再拿一包新的放进购物车。一种是兜里不缺钱,纯粹是出于好玩,寻找刺激才在超市内偷食偷拿。最后一种则是抱着偷食偷拿爱占小便宜的心理,他们把想吃的食品放进购物车,然后走到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开始快速食用这些食品。面对超市“偷食族”这一现象,该超市客服部经理也表示出了无奈,“每天我们超市流动的顾客可达两万多人,根本无法增派人手进行看管。每天闭店后,工作人员整理货架时都能清理出大量偷食者的‘残羹剩饭’。”
如今,超市内出现“偷食族”这一群体,不但给超市的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也反映出了部分公民道德素质缺失,道德和法律的意识不强,随意偷食也有损个人形象。本报在此希望那些存有偷食习惯的人能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文明购物拒绝偷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