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拿到了环保志愿者们捐赠的文具。
东北网3月5日讯 3月4日早晨8点钟,环保志愿者团队的队员们整装待发。
他们带上给孩子们精挑细选的文教用品,前往龙凤区的向阳小学。
这里的每一套文教用品都是志愿者团队队员们用汗水换来的,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处兼职打工,把每一分钱都存进了志愿者爱心账户,他们想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教会孩子用劳动去帮助他人。
到处兼职累并快乐着
早在一个多月前,环保志愿者的队员们就坐在了一起,商量着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随后,他们上网搜索、托亲戚朋友介绍,四处找兼职。
每当周六、周天,这些志愿者们就活跃在各大卖场。
他们想利用业余时间赚些钱,给孩子们买些文具。
队员赵文利虽然已经40多岁了,可是兼职做人偶,依然到处“卖萌”。
就为了每天80元钱的报酬,休息日里,他每天要在店门前站7个小时。
高强度的劳动一度让他双肩感到不适,可是擦擦汗他依然努力地工作着。
队员陈金环也找到了一份接线员工作,每天300多个电话。
一天的时间,嗓子都沙哑了,但是第二天她依然准时上班。
每天60元的报酬虽然不多,但仍然让她心满意足。
“只要对社会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陈金环说。
除此之外,队员王庆芬也在肯德基找到了兼职。
虽然每小时只有9元钱,可她每天仍要坚持做8个小时。
“多做一小时,就能多赚9块钱。虽然赚这些钱不容易,可毕竟这是为这些孩子而努力的。”王庆芬说。
爱心人士给贫困的孩子发放文具。
25套文具花费千余元
一个月的磨砺,让这些可爱的志愿者消瘦了不少,有的甚至累得有些吃不消。可是,最终看到汇聚在一起的钱款,所有队员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队长郑永云告诉记者,这些队员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也都有自己的家庭。抽出时间去做兼职,就想让这份爱心变得更有意义,告诉那些孩子,只有依靠双手自己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拿着千余元的爱心款,郑永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3月3日上午,她和队友便拿着钱来到了萨尔图的一家文教用品商店。
米老鼠的书包、白雪公主图案的文具盒……队员们为孩子挑选着文具。
经过一上午的讨价还价,郑永云和队友们终于挑选好了25套文教用品,花掉了他们兼职赚来的所有钱。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花朵绽放得更加灿烂,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天天做好事。”郑永云说。
用实例诠释德育教育
3月4日早晨8点30分,郑永云和自己的志愿者团队来到了龙凤区向阳小学。
校长早早就来到校门口迎接,队员们从车上把文教用品带进了教室,并且依次摆放整齐。
学校25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端坐在台下。
捐赠仪式开始后,学生们依次来到讲台前,每人领取一套文教用品。
在分发完文教用品后,14位爱心志愿者与孩子结成了对子,给他们讲一些自己打工的经历,勉励孩子好好学习。
最后,孩子们给志愿者队员们戴上了红领巾,并敬上了一个标准的队礼。
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队员们觉得自己的劳动是值得的。
向阳小学副校长李文龙说,他们欢迎这些志愿者来到校园里,与孩子面对面交流,这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是一种补充,也能让孩子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并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他们以后成长竖立起坚定的信念。
捐赠仪式很快就结束了,志愿者们离开学校的时候,孩子们依依不舍。
队员们都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来看望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