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7日讯 初春,作为贫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公益救助活动回访的第一站,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和哈尔滨儿童医院的医生冒着清雪来到宾县永和乡利富村肖欣悦租住的民房。当青基会的工作人员将7000元的手术补助金交到肖欣悦的父亲肖彦波的手中,这个30岁的汉子一脸感激的泪水。此时,只有5岁的肖欣悦躲在里屋的门框后,露出小脑袋满脸带笑地看着叔叔和阿姨。
一年前,肖欣悦查出室间膈膜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对于这个年收入只有6000元,爷爷、奶奶、妈妈都身缠疾病的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幸运的是,肖欣悦成为了我省第一批先心病公益项目资助手术的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和小欣悦一样,来自我省贫困家庭的73名患有先心病的孩子都得到资助并完成手术康复出院。
10年500万元救助龙江先心病患儿
2015年3月12日,为推动并改善黑龙江省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下称“先心病”)患儿的医疗救助和生存条件,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国青基会,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会,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哈尔滨儿童医院联合启动实施益起来“心”希望——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公益项目,通过捐赠救助、国家支持及合作医院减免费用等形成的爱心链条,专项用于我省救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先心病患儿,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会预计10年捐赠500万元善款,救助我省需要帮助的患儿。
据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杨晶介绍:“我省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4000例,且多分布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和贫困地区,许多贫困家庭因无力承担巨额费用而放弃治疗。我省启动先心病救助公益项目的意义就在于能挽救这些贫困家庭的患儿的心脏,在项目实施的一年中,受到资助的先心病患儿的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
建立救助平台带动各项救助基金
在项目正式实施前,青基会做足了准备工作。省青基会2014年9月成立先心病救助项目小组,针对我省14个国家级贫困县及7个省级贫困县进行详细摸底调查。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制定了“黑龙江省先心病救助项目”的计划书及项目实施细则。
2015年3月,中国青基会、省青基会在哈尔滨儿童医院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省青基会与哈尔滨儿童医院在阿城区、齐齐哈尔市、绥化市、伊春、明水、双鸭山等多地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几次的义诊中,共查出患有先心病患儿42名。同时通过耐心的讲述,让病患家属重视患儿病况,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期。
省青基会副秘书长刘铁男介绍说:“像肖欣悦这种轻微的先心病患儿,全部手术做下来需要3万多元的手术费用,而通过这次先心病公益项目,刨除新农合、如新救助基金、哈尔滨儿童医院爱心基金提供的救助费用,自己负担的部分不到2000元,极大地缓解了这些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5年12月31日,73名先心病患儿手术费用合计为323.98万元。其中,医保(新农合)负担的资金为136.8万元,占42%;如新救助基金为64.55万元,占20%;其它救助基金为35.93万元,占11%;患儿家庭承担费用为86.69万元,占总费用的27%。图为哈尔滨儿童医院组成专家组为贫困孩子进行先心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