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看守所采访“碰瓷党”
碰瓷有团伙专盯酒驾司机
有人负责在饭店门口盯着谁酒后开车,有人负责伺机制造交通事故,有人负责谈价
东北网3月10日讯 酒后驾驶危害道路交通安全,被警察查到会面临罚款、吊销驾照,甚至坐牢……可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技术好、运气好,开车的人那么多,自己不会那么点背被查到。殊不知,还有些人已把这些自认运气好的人当成了“财神爷”,发现你开车到饭店喝酒,就等你酒后开车时撞向你的车……
2月29日,记者在市第四看守所就采访了这样一个碰瓷团伙。
利用酒驾司机心虚心理
碰瓷团伙分工明确找“商机”
35岁的陈某是这伙“碰瓷党”的发起人。日前,他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依法批捕,等待法律裁决。
陈某告诉记者,他出来打工14年了,虽然一家人衣食无忧,但也没攒太多钱。今年年初的一次聚会,他听别人说酒后驾驶的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不敢报警,怕坐牢。陈某发现了“商机”:“如果我发现酒驾司机,想办法让对方在违章的情况下撞到我的车,对方喝酒了,一定会愿意花钱‘平事儿’。如果对方实在不掏钱,我就报警,按交通事故处理的话,对方也得负责给我修车。”
1月中旬,陈某和另外3个交情较好的朋友说了自己的想法,来钱快还不费力,几个人一拍即合。他们都有驾驶证,还有两台车。他们进行明确分工,有人负责蹲点、寻找目标,有人负责让“目标”撞上自己的车,有人负责谈“和解”。
陈某说,他们选择好饭店进行蹲守,记住一些驾驶员的相貌后,过一段时间,负责蹲守的人进入饭店,如果发现驾驶员喝酒了,便“盯死”。如果喝了酒的驾驶员从饭店出来还开车,那么他们便“遥控”负责制造交通事故的人,伺机让酒驾的人撞到他们的车。
“对方喝酒了,一般不敢报警,特别是有稳定工作的人,一定会花钱私了,息事宁人。如果对方不给钱,那就报警,顶多算交通事故。我们制造的事故现场,都是对方违章,得给我们修车。”
陈某一伙的如意算盘似乎无懈可击,那么,他们怎么落入法网的呢?
一小时内撞两次车
钱没讹到反把团伙送进班房
陈某告诉记者,是他自己报警把自己和同伙送进班房的。这是咋回事?
那晚,陈某选中了一个目标,在某小区附近按计划与目标车辆制造了一起交通事故。对方下车后,自己坦诚地说:“我喝酒了,别报警,我给你5000元钱修车。”陈某原本同意了对方的和解条件,可对方回到车上后并没拿钱,而是想开车跑。陈某报了警,以为民警按正常交通事故处理,对方给他修车,此事就过去了。却没想到,警察发现了另一件事,让陈某一伙人现了原形。
原来,这场事故是当晚陈某一行的第二个目标。第一个目标他们没有讹到钱,也是通过报警处理的,就在这起事故发生前一小时。一小时两起事故引起了警察怀疑。经审讯,陈某坦白交待了碰瓷的经过。
“现在挺恨自己的,怎么不消停过日子呢?干了好几起,就两起要到了钱,加一起也不到3000元,每个人分了四五百元,钱没赚到却要坐牢,太不值了。”说这话时,陈某眼里含着泪。
“蓝领”寻刺激找“钱途”
进了班房悔不当初
20岁出头的小刘是该碰瓷团伙中年龄最小的。他原本是个“蓝领”,月薪四五千元,就连放假也是正常开工资的。
小刘说:“我平时不花啥钱,工资还能攒下一大半,这下什么都毁了。”小刘说,他认识陈某已有三四年了。“当初根本没指这条路为生,就是过年这段时间放假,闲着没事儿。感觉陈某说的道儿挺刺激,还有‘钱途’,也没啥风险,就想试试。”干了好几次,小刘只分到400元钱。“分到钱时没感觉高兴,可能是没多少钱的关系。可是钱拿得还是挺容易的,所以觉得这个可以干下去,没想过自己会被抓。”
现在小刘才知道,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所得的钱财。不过他也庆幸自己这么快被抓了,如果陷得深了,代价会更大。
在此提醒驾驶员,谨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既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