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七个姓氏一个家!97岁冰城老人终身未娶为6个孤儿撑起了一片天
2016-03-18 07:31:27 来源:生活报  作者:黄迎峰 张卫新 王泽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18日讯 饿了好几天的小男孩,沿着铁路漫无目的地走着,他已经记不清上次吃饱饭是什么时候了。

  “也许还能找到乘客吃剩下的东西吧……”正当他两眼发黑快要撑不住时,眼前伸过来了一只手,手上有个雪白雪白的馒头。

  “拿去吃吧。”面前的男人轻声说。

  男孩抢过馒头,几口就塞进了胃里,热乎乎的,他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

  “多大了?”

  “8岁。”

  男人眼带怜悯,叹了口气,“跟我走吧。”

  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1954年,8岁的孤儿闫景成,在荒凉的铁道线上遇见了他35岁的爸爸。而未来15年间,爸爸又往家里领回了5个弟弟妹妹,分别是老二郭廷忠、老三张秀清、老四高玉滨、老五栾景通、老六刘玉争。六个孩子姓氏不同、身世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爸爸,他们的爸爸叫彭云松,七个姓氏,却是一个家。

  彭云松终身未娶,他用自己的肩膀为6个孤儿撑起了一片天,他带着他们走过了那个艰难的时代,走进了美好的未来。

  今年,彭云松97岁了。3月4日,彭云松一家获得了哈市道外区“最美家庭”荣誉。3月16日,记者来到丰润街142号雷锋文化旅馆,老人分享了“七姓家庭”的故事。

彭云松老人过生日(家属提供)

左起:老大闫景成女儿闫立影,老六刘玉争,老二郭廷忠,彭云松老人,老五栾景通,老三张秀清,老四高玉滨

  跑到儿子那里“打工”

  闲着他就难受,每天得干4小时活儿,没事就躺床上刷孩子们的朋友圈。

  “我们几个儿女,都争着让他去家里住,可他说啥都不干,还不愿意让人照顾,生活上的事都想自己做。”

  彭云松老人坐在椅子上,栾景通熟练地给爸爸按摩颈部,时而给爸爸缕缕头发。“我爸除了耳朵背,身体哪都没毛病。”栾景通说,老人原来住在居家养老院,但他闲不住,想找个活干,总跟孩子说呆着难受,“我就兑了这个旅馆,让他在这里打更。他每天工作4个小时,楼上楼下地走可有劲头了。”前些天不知道跟哪个住店的客人学的,竟然还学会了发微信,没事就躺床上刷朋友圈。”

  老人话不多,因老家是山东平邑县,有一口山东口音。收养6个孤儿的经历,在老人轻描淡写的讲述中听不出艰难,那些遥远的回忆显得甚为温馨,云淡风轻。


 

  从“大爷”变成“爸爸”

  寄养的孩子变成了儿子,15年独自领养6个孤儿,只因为“没法眼看着他们挨饿”。

  1954年,彭云松来到哈尔滨讨生活。他先是在省化工机械厂打更,后来到化工厅供销处当职工,每月工资约30元。当他将路上捡到的孤儿闫景成带回了家,朋友邻居们都十分不解。

  “自己都养不活,还养别人?”“这带着个拖油瓶,以后怎么娶媳妇啊?”

  彭云松不予理会,似乎抱着“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赶”的想法,15年来竟陆续往家领了6个孩子,因为“没法眼看着他们挨饿”。

  1966年,化工机械厂旁边盖楼,一个女人每天背着一个4岁男孩到工地上下班。她说,丈夫一年前死了,孩子太小,放在家里不放心。有一天,她背着孩子实在累得不行了,有人把彭云松指给她,“那是个好人,收养了几个孤儿,你不如把孩子寄养他那,干完活再接走。”女人求到了彭云松面前,彭云松答应了。

  那以后,男孩就和彭家孩子一起玩耍、吃饭,喊彭云松“彭大爷”。不久楼盖完了,工人都离开了,女人却依然把男孩寄养在彭云松家,隔段时间来看看,而彭云松也照样对男孩很好。这年5月,女人得了急症去世了,男孩成了孤儿。彭云松摸着男孩的头,叹了口气说:“我来养你吧。”

  从此,男孩改口叫彭云松“爸爸”,他就是栾景通。

  无论如何填饱六张嘴

  那年中秋节,他拿两块回硬邦邦的五仁月饼,用刀分成六小条,孩子们都舍不得吃。

  收养,或许只是出于怜悯一闪念间做出的决定,但真正要付出的却是几十年心血。

  为了让孩子有住的地方,彭云松请求机械厂在职工宿舍后面腾出了一个地方,让孩子睡大通铺。怕孩子吵闹让职工们心烦,彭云松不仅陪笑脸说好话,还主动承担了烧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

  如何填饱孩子们的六张嘴,是彭云松每天一睁眼睛就要开始思考的问题。他们过得清苦,经常吃大碴粥、贴饼子度日,彭云松每天出去捡破烂、干零活,好给孩子们改善生活。“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傍晚时和大家一起扒着门,盯着路口,等父亲回家。”老四高玉滨回忆说,“父亲一直穿一身洗得泛白的蓝色工作服,所以每次只要看见有蓝衣服出现,我们就会特别激动。父亲总能带回点好吃的,有一次过中秋节,父亲拿回来两块老式月饼,硬邦邦的,五仁馅的,用刀切开,每个孩子也就一条,但我们舍不得吃,那时真不敢相信世上还有如此美味。”

  有一次,单位同事午饭带了饺子送给彭云松,他用牛皮纸包好,小心翼翼揣进了怀里,一直到傍晚下班,带回家给孩子们泡开水吃。“家里穷,孩子们过年都穿不上新衣服。”彭云松把好心人送来的旧衣服改小给孩子们穿。其实他不记得了,他曾给孩子买过新衣服——花几块钱给家里唯一女孩张秀清买了新裙子。


 

  不光管饭还得读书

  他养了5只羊挤奶,卖了好凑学费,有一次羊没有奶了,差点跳圈跑了。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教育问题又摆在眼前。“养孩子不是光管饭就行,得让他们读书。”为了凑学费,彭云松又养了5只羊,每天凌晨天还没亮时他就起床挤羊奶,再运到早市上卖。孩子们懂事了,也经常帮忙挤奶。有一次羊没有奶了,孩子们还用力地挤,羊疼得直叫唤,差点跳圈跑了。

  不过,彭云松禁止孩子们出去干杂活赚钱,“沾了钱,就会为了钱而想法子,甚至变坏”。老二郭廷忠4岁时失去双亲,被送到彭云松面前时已经12岁了。他性格有些倔强,有一次为了争烤土豆,跟老三张秀清老四高玉滨打成一团,被彭云松批评过。郭廷忠经常到铁道附近捡废品,彭云松就满身大汗地跑去找,找到后想打他,但又把手放下了,最后只能气恼地吼:“火车道多危险啊,再跑我就不养你了……”

  16岁那年,郭廷忠当兵了,彭云松悄悄在他兜里塞了10多元钱,摸着全家半个月的生活费,郭廷忠哭了。

  彭云松把孩子们一个个送进了学校,他们都长大成材。彭云松,这辈子,自己再没有遗憾。

  为孩子他一生未婚

  朋友曾劝他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子女们抱着他哭成一团,“爸爸,别不要我们”,他摸摸这个脑袋,拍拍那个脸蛋,眼眶红了。

  厂里有热心人给彭云松介绍过对象。他工作稳定、为人忠厚,心肠又特别好,原本女方都挺满意,但一听说他带着好几个养子,立马打了退堂鼓,“这心肠也好大劲儿了”。

  朋友们劝彭云松,把这几个孩子送孤儿院,这个消息不知怎么被孩子们知道了。

  “爸爸不要我们了?”孩子们一个个担心地扒在门口,等彭云松下班,孩子们上前抱住他,哭成一团,“爸爸,别不要我们,我们听话。”彭云松摸摸这个脑袋,拍拍那个脸蛋,眼眶也红了,“谁说爸爸不要你们了?爸爸啥时候都要你们。”

  此后,再有别人说介绍对象,彭云松都婉拒了,“像我这种情况,就算有姑娘愿意嫁,也是过来吃苦的。结婚的事再说吧,我得先把孩子养大了。”

  他一生未婚。


 

  怕拖累孩子下的决定

  他把房子分了,就带个包袱卷回了自己老家,回山东待10年。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陆续成家立业,他们多次提出要改姓彭,却都被拒绝了。彭云松说,虽然子女们的生身父母已经不在了,但血脉得留下来,“刨人根的事咱不能干”。

  等到彭云松当爷爷了,他又觉得自己老了,不能拖累孩子们,多次提出要回山东老家去。子女们全都不同意,可彭云松倔脾气一上来,谁也拦不住。2003年,他将两套房子分给了唯一的女儿张秀清和做生意需要门市的栾景通,第二年就一个人带个包袱卷偷摸跑回了山东平邑县老家。

  在山东,他一待就是10年。他在小山村里住着草房,子女们看着心疼想整饬一下,他却不让,说住得非常舒服。村里有家面食店,彭云松有一天来到店里,递给了店主100元钱,说发现村里有位70多岁老太太,家里缺衣少粮的,“你每天给这家送去两斤馒头吧,一直到苞米成熟为止”。

  村里有位残疾人,住的破草房一下雨就漏。他不顾自己将近90岁高龄,二话不说搬来了梯子,给这家修补好了屋顶。子女们给他的东西,他都分给了村民。渐渐地,彭云松的院子里越来越热闹,大伙都愿意找他唠嗑。而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沏一壶茶,在院子里和同样八九十岁的兄弟姐妹聊天。

 全家福(家属提供)

  左上:郭廷忠,高玉滨,刘玉争,栾景通。

  左下:闫景成女儿闫立影,彭云松老人,张秀清。


  子女们想改姓“彭”

  最近一次依然被老人拒绝了,子女们都哭了,“下辈子投胎,咱们还是一家人”。

  2013年,彭云松94岁了,在子女们连年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终于答应回哈尔滨养老了。回哈尔滨那天,子女们在酒桌上重提改姓的事,依然被老人拒绝了。子女们都哭了,“下辈子投胎,咱们还是一家人。”

  现在,彭云松在雷锋文化旅馆打更,栾景通每天过来陪父亲吃午饭,爷俩还得喝点酒。栾景通笑着对记者说,一家人逢年过节经常见面,下一代也跟爷爷亲,“无论是在外地工作的,还是出国留学的,啥事都先给爷爷打电话汇报,然后才跟我们说。”

  栾景通跟记者说起了自己编的顺口溜,“栾老五,命真苦,衣服破了没人补;老阿爸,真伟大,六个孤儿抚养大……”他说着,眼眶就红了,“我爸长寿,这是好事做得多,积了德。”

  采访到最后,老人的儿女们吐露了一个秘密,是老人在某一年中秋节时念叨过的。

  1954年,彭云松刚来到哈尔滨,在火车站看见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才四五岁大。他跑去买了两个贴饼子,回来时两个孩子却不见了,他转了好几圈都没找到。“他们咋样了,吃上饭了没有?”从此只要得闲了,彭云松经常在兜里揣上馒头或贴饼子,在铁道线转悠。没能帮到那两个孩子,成了他的一个心结。

  直到有一天,彭云松在铁道线遇见了独自流浪的闫景成,便将馒头掏出来递过去,然后把这孩子领回了家。

  关于爱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父亲教会我

  闫立影(老大闫景成女儿,闫景成1954年被收养,后进入自行车厂,退休后于1998年病逝):我爸爸告诉我,他从我爷爷身上,学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心要好,要尽力帮助别人。

  老二郭廷忠(1967年被收养,后当上了公务员,科级退休):我小时候很调皮,让父亲操了不少心。如果没有父亲,我可能走上歪路。父亲说,不成器都可以,但得做个正直的人。

  老三张秀清(1966年被收养,后进入龙江电炉厂,她结婚时彭云松拿出全部积蓄,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可能因为我是唯一女儿,父亲最疼我。父亲说,要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乐观地待事待人。

  老四高玉滨(1967年被收养,后在化工机械厂工作,连续5年当上了劳模):父亲总说,别呆着、别闲着、别依靠别人,一定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

  老五栾景通(1966年被收养,读完高中后当了兵,后来创业成了老板):父亲不仅对我们几个好,对不认识的人也是无私的。父亲说,啥事别先想回报,就凭心去做。

  老六刘玉争(1969年被收养,因为手艺好,干起了油工活):父亲对我说过,一定要以诚待人,就会处处有人相助,骗人可能得到一时小利,时间久了没人再信你,到时候处处碰壁。

  大爱故事未完待续


 

五儿子栾景通:照顾130多位老人

  传递父亲的爱

  我用父亲给的房子创业,生意红红火火,17年前,我创建了全国首家雷锋车队,为老人无偿服务。我开的这家雷锋文化旅馆,是雷锋精神为主题,入住旅客只要是市级以上劳模和道德模范,免收住宿费;同时,每年全国100多个城市的雷锋车队评出的十个“最美家庭”,冬天到哈尔滨来玩时就住在这里,吃住玩5天全免费。最近五六年,我照顾130多位孤寡、特困老人,花费100多万元。我希望用实际行动,传递父亲的仁爱精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