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为龙江应对新常态提供舆论新支持
2016-03-28 09:18:0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全省“应增强促”主题活动现场推进会发言摘编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刘宁

  自从去年“应增强促”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家新闻媒体都紧紧围绕“应增强促”狠下功夫,做好宣传,为我省应对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借此机会,把我们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主要工作向大家进行简要汇报。

  一、认真做好主题报道,在树典型、鼓干劲、提士气、增信心、敢担当上凝聚力量,引导舆论

  针对新常态经济低谷徘徊、下行压力加大、社会信心不足等阶段性特征,我们结合实际,在《早餐前后》、《新闻联播》等重点新闻节目开设了“项目建设进行时”、“十大重点产业巡礼”、“招商引资热龙江”等20余个栏目、500多篇报道;在“如何看待新常态下的黑龙江”专栏中,推出《应对新常态龙江有信心》、《应对新常态龙江在前行》等专题报道200多篇。在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黑龙江台主题报道荣获3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创省级台之最。

  二、深入策划经济报道,创新形式,选好典型,传播正能量,发出龙江发展最强音

  紧紧围绕省委“一条主线”、“五大规划”、“1534”发展战略,创新经济报道方式,增大经济报道容量,把重点选题和经济报道做深、做透,做出影响,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世纪梦想——古老丝路的春天》、《龙江重器》、《中国云谷》、《未来狂想曲——机器人与我们的生活》等经济报道,通过“现场连线+记者感受+专家点评”等综合形式播出深度报道,收到良好播出效果。《行风热线》节目走进哈尔滨、佳木斯、大庆等地市,深入基层开展经济发展环境专题接访活动。交通广播《学徒》节目,组织银行深入中小企业,开展金融信贷服务对接活动。发挥纪录片制播优势,制作拍摄理论文献电视片《化茧成蝶》和《五大规划》,展示全省上下努力探索挣脱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改革创新举措。我台承办的《健龙经济论坛》,积极为龙江经济把脉献策。

  三、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全面宣传推介龙江发展优势,服务助力中心工作

  我们整合节目资源和线下推广平台,策划大型活动和事件性营销,助力中心工作。2015年初亚布力首次“单板世青赛”,不仅完成艰难的高山雪地直播,还策划成立“中国雪托邦”,组织400多名群众到亚布力观赛旅游,举办了两场文艺晚会,为大赛增添了活力和亮色。2015年初,华南城出现招商不顺的情况,经营陷入困境。我们主动上手,成立12人的专项工作组,主动对接,提供全案策划和整合营销推广,短短两个月,使华南城“东北亚物流商贸集散地”品牌为人熟知,销售2200多套住宅,住宅和商铺销售额达3.4亿元。中国乳业大会举办期间,我们在卫视晚黄金时间,策划开办了三天大型直播节目《嗨皮牛耶》,为我省完达山、飞鹤等乳品企业形象助力。

  四、积极做好对上报道和对外宣传,讲求品质,突出亮点,讲好龙江故事,提升龙江形象

  我们台对上报道工作一直处于省级台前列。2015年,在央广发稿350多篇,其中在《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发稿上百篇。在央视发稿1547条次。第六次评为央视、央广优秀通联集体。我台对上报道斩获央视通联最佳直播、最佳主题报道、最佳新闻三项大奖,获得大满贯。2015年,省委宣传部两次下发文件表扬龙广电对上报道。

  五、以公益宣传为辅翼,增加频次、形成热点,增强报道活动的传播力和到达率

  制作优质的报道活动及相关战役报道宣传片,在各频道、频率播出,增加播出频次。同时,在重点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增加飞字幕宣传,提高新闻宣传的到达率。

  六、加快媒体融合,打通传播大平台,实现全媒体传播、立体化宣传

  2015年,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合并元年,我们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建立了“中央厨房”,努力向新媒体融合,初步构建了多元现代实效的传播体系。新媒体粉丝已经突破500万,位于全国媒体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实施三大工程,将包括“应增强促”在内的舆论引导工作引向深入。

  一是实施舆论提升工程。做好节目内容。做好《新闻联播》、《新闻夜航》、《新闻在线》、《早餐前后》等各主要新闻栏目的头题工程。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1534”战略做系列选题谋划,拟推出《五大规划兴龙江》、《龙江生产建设涌春潮》、《创业在路上》、《改革进行时》等重点报道,推出“2016龙江经济人物发布”等推广活动,多方位、多角度呈现我省经济新业态、新发展的可喜成果。

  二是实施媒体融合工程。全台总动员、全台一盘棋,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宣传。

  三是实施创新引领工程。在内容、体裁、形式及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创新,不断提高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彭佳丽
相关新闻